当前位置: 读物 > 时评 > 关注 > 正文
编号:50426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4日
    砒霜门考验权威部门公信力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逛逛社区

    “砒霜门”事件至今已近10天时间,据最新消息称,统一方面与海口市工商局将同批次产品送国家级机构复检,结果合格。而农夫山泉方面则表示海口市工商局对其提出的复检要求未予回应,单方面将产品送检有关国家级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合格。

    在公众眼里,“海口市工商局、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是不容置疑的权威部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样是不容置疑的权威部门。却为何对农夫山泉、统一的有关饮料的检测结果有霄壤之别?砷检测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却为何让如许权威部门搞不定,让更权威部门保持沉默?

    对于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来说,透过“砒霜门”,或许需要重新掂量一下“权威”的分量,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否则就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公众对权威部门的信任危机。

    要掂量“权威”的分量,首先就要维护好公众利益。权威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当是公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就食品安全来说,既要严密监测防范市场上那些有害公众身心健康的产品,又要防止误判以免引起公众的市场恐慌。说白了,就是要对公众健康切实担起责任,不可草率行事,力求有关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切实维护好公众的知情权。“砒霜门”事件发生良久,公众期待权威信息,期望对此事有一个交待,更权威部门却迄今失语,这是权威部门对公众的不负责任,也是权威部门不掂量“权威”分量的一个表征。

    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样需要维护。在这样一个商场如战场的时代,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尤其要坚决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防止成为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马前卒,或稀里糊涂地被人利用。商场上的各种利益之争,或有明枪或有暗箭,权威部门如果不能保持头脑清醒,就很容易着了别人的道。比如,倘若有利益取巧者称,购买的某企业食品有问题,送请权威部门检测,权威部门就立马对此食品检测,立马发布检测结果称某企业食品有问题。如此行事的后果,将不仅会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致命伤害,还会导致市场秩序紊乱。这样的权威部门又如何能担当市场监管的重任?

    依法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权威部门捍卫“权威”的基本保障。面对各方利益诉求,面对那些关系公众生命健康和企业生存命脉的食品安全信息,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最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依法依规进行。讲法律,讲程序,讲科学,讲规范,讲职责权限,等等,都是权威部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倘若一个权威部门在发布有关检测结果之前,真正做到了送检产品的抽样科学合理、确认了并非假冒伪劣产品、把抽样检验结果告知企业、在企业有异议时及时送上级权威机构复检,等等,相信最后公布的结果会令各方心服口服,也经得起时间考验。

    在一定意义上说,公信力是权威部门的安身立命之本,与“权威”的分量高度相关。失去公信力也就没什么权威性。“砒霜门”事件越拖,就越会对权威部门的公信力造成损害。尽管国家的“更权威部门”仍无表态,但公众仍然强烈期待,尽早揭开事件真相,给公众一个说法。因为,公众信任的底线就是对国家的信任,这个底线不能也不该受到挑战。

    ---------------------

    “砒霜门”背后,谁在翻云覆雨(12-03)

    翻云覆雨。闹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砒霜门”事件,一夜之间急转弯——农夫山泉和统一公司的产品砷总量复检合格。这下,舆论又为之哗然,消费者更是像吃了少量砒霜似的直犯迷糊。

    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吧,一会儿你好,一会你不好,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笑了;也不是街头两个人吵架,待警察到场劝了架,挥手向围观者说,没事了,没事了,大家快散去吧,别阻碍了交通……没这么简单!打个不中听的比方,“砒霜门”事件差一点就成“三聚氰胺”事件了。这有关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且销量颇大的饮料,岂能这样说不合格就不合格、说合格就合格了?这不是儿戏吗?

    但愿,“砒霜门”事件不会是海口市工商局跟企业开的一个小小玩笑,也不会是检测设备失准、检测手段失误及检测标准有别,因为它直接关乎政府权威检测部门的公信力。昨天“不合格”,今天“合格”了,这样的“大是大非”屡屡发生,会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也势必放大公众对这一事件的想象空间,而且这种想象是“一系列”的,包括对政府和对企业的想象。

    “砒霜门”事件的翻云覆雨,使得本已扑朔迷离的事件变得更加离奇。消费者以后到底可以相信谁?还是像很多人所说的,谁都不能相信,只能相信自己,不买不吃只喝白开水?如果真的这样,那在这次事件中谁都不是赢家,而是两败俱伤,政府形象受损,企业利益受挫,而且不可挽回。

    面对这样的反复,公众和消费者的知情权似乎被狠狠戏弄了一番。我想,现在公众最想知情的已经不是谁是谁非,而是面对“复检合格”,此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质疑“砒霜门”事件有人幕后操纵的农夫山泉,还会不会向海口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索赔达10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海口市工商局局长在此时调整了工作,升迁走人,留下尴尬的海口市工商局,如何解释这前后截然相反的检测结果?

    这场官司也许不可避免。如果“原告”不起诉,恐难消除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疑虑。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权力面前企业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检测部门可以说他们是依法行政,初检、复检的结果合格与否都是正常的,即便有错,知错即改也是“好同志”,无非向相关企业通报一声,紧急通知各工商所停止下架行为,敬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这样就了事了。但我们仍然想继续追问,职能部门在这次事件中是否存在工作失误?应该担负怎样的责任?如果企业确实损失了10亿元,国家是否赔偿?

    如果,这次事件就在“翻云覆雨”中不了了之了,那么消费者心头一定会很纠结。倒不是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也不是他们想看到“三鹿”悲剧再现,他们只是正常地怀疑与担忧,其他经过权威检测合格的食品,是不是真正健康与安全?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

    --------------------

    “农夫山泉砒霜门”——战略公关博弈的集体大败局(2009-12-03 11:43:06)

    直到12月2日凌晨3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终于收到了来自农夫山泉内部人士的短信:复检合格。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是一次涉及这样几个利益方的大型危机公关博弈案例:

    以“农夫山泉”和“统一”为超级品牌影响力的大型品牌企业,面临的大规模市场危机和损失。

    在此之前,此次“砒霜门”的另一主角统一企业已在前一天下午5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示了海口工商局复检合格的检测报告。而两次检测结果的大相径庭,也戏剧性地将海口工商局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水源门到假捐门,再到现在的砒霜门,钟晱晱怀疑有人对农夫山泉施以黑手,因为三个事件其操作手法都非常相似,严重地影响了农夫山泉的形象,同时打击了消费者信心。据悉,农夫山泉将向海口市工商局提出行政赔偿。据钟晱晱透露,砒霜门至少让农夫山泉损失10个亿。而作为受害者的农夫山泉,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这么多战略公关教训还不汲取。这样的一个好水品牌,为什么不给他做好完整的品牌战略公关预案?

    幕后可能存在的黑手,即便是没有黑手,有罪推定的舆论惯性思维态势,也必将对他们的竞争对手企业形成强势威胁。这是舆情新闻规律所决定的,其实受害者完全可以将这股恶水引向居心叵测的X黑手,以及自己的宿敌。

    一次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和公信力的重大危机挑战,当时机构和当事领导人面临重大政治责任,社会会责任、经济责任等等一些列致命公关危机。

    在中国国家层面的国际品牌战略,特别是刚刚巨资投入的“中国制造”的国家产业形象广告的全球投放使一次绝对的正面挑战。之前就已传,三鹿事件就已经使得这个全球推广国家形象的计划落空,无限期滞后。

    从这几方面来看,这件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不论是谁,什么原因,什么动机,抑或是偶发事件,都说明这是一次战略共公关系的集体大败局,危机公关之重大责任前所未有,任何人为的因素、任何借口都是十分愚蠢的和毫无原则的。

    而反过来说,不论使企业、媒体、地方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都不可对这样的重大危机等闲视之,都应该有一整套的处理公关危机的预案,既然是集体大败局,就要团结起来,协同处理这种大型公关危机时间,对社会,对可能涉及的企业,对政府,对当事人乃至国家有一个完整的交代。为此我们将拭目以待事态的发展。

    ------------------

    “砒霜门”:“毁灭性权力”须慎用(2009-12-03 10:45:13)

    “砒霜门”消息一出,“农夫”形象一落千丈。经销商纷纷提出退货,消费者投出怀疑的目光,这对于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来说,打击显然是毁灭性的。即使“砷超标”最终被证实确为误检,农夫山泉所遭受的损失也不可能完全挽回———难怪“农夫”态度强硬,要把海口工商局告上法庭。

    复检合格的消息是“农夫”单方面宣布的,要等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发布后才有法律效力;复检与初检的产品到底是不是同一批次、同一规格也需要权威的声音;海口工商执法人员是否跟“农夫”说过“媒体一旦披露,农夫山泉就将破产”以及“若不与工商搞好关系,产品在海南就卖不了”之类威胁性的话,更有待有关部门查实。但如果海口市工商部门在发布“超标”消息之前,确实没有把检测结果正式通知“农夫”,那么执法的程序确实是有问题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所有抽样应由被抽样检验人确认,而不是由工商局自行抽样;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必须将检验结果通知被检验人,当被检验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申请复检,并以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另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发布权应该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部门无权发布食品中砷是否超标的信息。

    国家为什么对食品质量的抽检及公告规定了那么复杂的程序?因为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太敏感了、后果太严重了,它不仅可能给相关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很多人的就业,而且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乃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避免“误伤”以及不可挽回的损失,食品质量及安全的抽检及公告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作为普通公众,我们无法知道“砒霜门”的背后是否存在“幕后交易”以及人为操纵,但这种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操纵的结果非常可怕。

    海口市的工商执法人员是代表国家执法的,如果海口市工商部门发布的抽检消息确实有误,那么国家理应赔偿“农夫”的损失,但更应追究海口市工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滥权及越权的责任,而这个责任是非常巨大的。

    发布食品“有毒”等方面的信息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有关部门在使用这一“毁灭性权力”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尤其要防止这种权力被人利用甚至成为“报复性权力”。因此,即使“农夫”复检的结果与初检一样,海口市工商部门的“突然袭击”及越俎代庖也是一个非常严重、非常危险的错误。

    -----------------

    果汁“砒霜门”终澄清 事件背后仍迷雾重重

    默认分类 2009-12-02 08:12 阅读2 评论18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令人担忧的是,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受冲击的不仅有中国13亿消费者脆弱的消费信心,更有民族工业的国际形象 大量出售银行卡:http://user.qzone.qq.com/863445513/blog/1257417664

    最新动态:"农夫山泉""统一"3种抽检果汁复检结果全部合格

    一周以来,国内饮料行业知名企业——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与统一企业深陷“砒霜门”困扰。一份“总砷超标”的检验报告让社会对包括农夫山泉在内的中国饮料行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

    虽然1日深夜11点多传来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的确切消息,但是,关于“砒霜门”的诸多疑点到这一天为止仍没有得到澄清,农夫山泉何以屡陷“行业矛盾漩涡”?各方都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业内人士认为,“砒霜门”背后的行业危机恐怕比想象中的更多。

    迷雾重重的“砒霜门”

    “这件事情如此纠缠不清,而且单个企业也是无法查清事实来龙去脉的,所以我们不排除请司法部门介入。”12月1日,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说。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媒体,从“砒霜门”之始,就对整个事件一头雾水,而这场检验报告之争几乎成了一场“口水仗”。

    今年10月份,海口市工商局对当地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部分食品进行抽样初检。11月23日,检验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6月27日批次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8月16日批次水溶C100西柚汁和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8月22日批次的蜜桃多汁3种饮料“总砷超标”。此后,工商部门专门发出消费警示。消息一出,农夫山泉与统一企业深陷“砒霜门”的新闻从11月25日开始遍布各大媒体与网站。有媒体报道称,总砷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常说的砒霜中毒,就是急性砷中毒。如果检验报告属实,就意味着农夫山泉、统一有批次饮料“涉毒”。

    11月30日,农夫山泉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有关农夫山泉相关的饮料不能食用“是一个极端错误”,这一事件有人“幕后操纵”。在会上,农夫山泉向媒体出示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广东省地方的质量计量检测所对同款同批次饮料的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显示总砷含量合格。同时,农夫山泉还出示了近三年来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关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总计142份检测报告,都显示总砷含量合格。

    同一天,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对农夫山泉表示质疑:“我们抽检的农夫饮料是6月27日和8月16日生产的产品批次,而农夫山泉在广州抽检的是6月28日生产的产品批次”。而承担初检的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负责人同日也表示,海口市工商局送检的三个样品总砷含量超标的检测符合正规检测程序,并表示,可对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负责。

    12月1日,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在上海拿出检验报告,检验单位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结果显示:统一蜜桃多汁总砷含量合格。至此,由于没有权威的第三方主动站出发布消息,“砒霜门”已完全成了涉事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

    "砒霜门“真相的几种可能(2009-12-02 09:56:40)

    农夫山泉在遭受“水源门”事件后又陷入了“砒霜门”事件,海南工商局从市场抽检中检验出其品牌产品砷含量超标,一时引起渲染大波。农夫山泉品牌遭受强烈冲击。而在随后广州质检部门的检测中发现,农夫山泉并无砷超标现象,一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我认为此事疑点重重,真相极为复杂,不过大致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种情况:

    1. 果真超标。

    假如是这种情况,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水源的问题,造成了砷的超标。但是在其他批次的产品质检过程中,并没有超标现象,可以推断水源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农夫山泉砷超标让人很容易想到前几天的“三鹿门”事件,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三鹿牛奶加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农夫山泉加砷是为了什么?

    2 恶意炒作。

    现在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产饮料品牌众多,为了使观众引起注意而恶意炒作。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可能很小,因为这样的炒作难度极大,风险过高,一处理不好,往往将自己炒死。而且得到的回报也不一定是正面的,而且此事统一绿茶也参与其中。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明农夫策划人员的想法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3 金钱摆平

    两次检验的结果不同,很有可能是钱在作怪。海南工商局检验结果,查出了农夫山泉的漏洞,农夫赶紧金钱奉上,海南工商局开始改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两个部分真是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不过从农夫山泉开口要求赔偿10亿的理直气壮来看,让人更琢磨不透。

    4 恶意欺诈

    大家都已经对这种惯用的手法十分熟悉了,很多单位为了让那些平时不上供的企业孝敬银子,就是找其弱点,然后让其乖乖就范。很有可能是海南工商局长久得不到这些大企业的垂青而痛下杀手。这样的话事情又有两个可能:1海南工商局陷害农夫山泉。所以二次检测没有超标现象。2 农夫山泉果真超标,最后乖乖就范,海南工商局放其一马。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海南工商局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如此明目张胆。不过笔者认为这种敛财的手法十分的低劣,不像权术老手所为,因为工商局是没有质检发布权的,这样做是不合法的。正确的诈钱方法是偷偷告诉农夫山泉检测结果,交易偷偷进行,这样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大家相安无事,谁的利益都没损害,皆大欢喜。

    5 恶性竞争

    大家都知道,现在饮料市场竞争激烈,不光国内饮料混战一片,国外企业也是纷纷参战。而且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认识,可乐等碳酸饮料,已经逐渐被人摒弃,人们更加喜欢果汁绿茶和

    纯净水,而农夫又是中国响当当的企业,国外国内企业都想从其市场中分一杯羹。

    三鹿奶事件不仅仅看出了我国质检问题的严峻性,也给了我们重大的启示.,只要食品里出现了有毒物质那么这个企业基本就存活不了了。

    一个好的营销家应该懂的消费者心理,一个好的毁灭家更应该懂的消费心理,砷超标事件一出,无论以后的复检行为如何人们总会心有余悸,农夫山泉的损失也就是一定的了。即使雇员是个再小的部门,那么只要一见报纸,效果就达到了。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手法未免也太过狠毒了,再加上国人喜欢跟风,听风就是雨,这种方法以后运用到食品行业是屡试不爽的。

    这种事情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疑点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政府的公信力度不够,今天这个结果,明那个结果让公民如何信任,三鹿牛奶没有一个部门主动的进行质检,等众多人发生症状后才猛然醒悟,而现在连个工商局都能公布质检结果了,这怎么能让人不起疑心。如果确实超标而复检隐瞒那么就是对全国人民的不负责,如果没有超标信口开河就是对民族企业的沉重打击。我想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总要有人出来负责。

    其实只要政府的公信度增加,人民愿意相信所报告的结果了,那么简单的事情就不会再复杂了

    ---------------------

    砒霜门未了局长岂能走人

    2009-12-05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王学进 逛逛社区

    正当“砒霜门”事件闹得风生水起之际,突然传来消息:12月1日,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领导更换,原局长何运杰调省工商局工作,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江鹤担任海口市工商局局长。

    早不走,迟不走,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局长上调了。且不论是高升了呢,还是平调,总之,对何局长来说,此乃求之不得的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何局长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全身而退,实在是高。

    岂止如此,何局长这一走,也给海口市工商局大大减轻了舆论压力。反正第一责任人走了,你农夫山泉即使打上门来,工商局也有了推脱的理由。新来的局长可以情况不明、容我以后查明情况再给答复为由,玩几招太极拳,借以拖延时间,等风头过去后再作理论。

    从效果分析,此次人事调动暂时起到了保护下属的作用。但我要说,此举是违规的。咱先不去引用中央有关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一系列规定,单对照2005年颁布的《海南省行政首长问责暂行规定》,看看违反了哪几条:

    先看《规定》第五条第九款: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疫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应当问责。暂且不论“砒霜门”事件是否因谎报引起,在“砒霜门”事件上,海口工商局犯了多大的错,单就造成的社会影响,作为工商局第一责任人的何局长也难辞其咎。此时此刻,何局长怎么连一声抱歉都没有,就拍屁股溜了呢?

    再看第十一条:根据有关信息来源,发现有关行政首长可能有应当问责情形的,省长可以责成省政府办公厅或者监察厅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不知道这个规定执行了没有?何局长总得等上级调查完了再挪窝儿吧。

    当“砒霜门”事件尘埃未定之时,作为海口工商局的第一责任人,何局长应当给受害方和广大消费者一个说法,该道歉的道歉,该问责的问责,无论如何不应该溜之大吉。

    摘编自《齐鲁晚报》12月4日文/王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