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物 > 怡情 > 其它 > 正文
编号:50158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2日
    城名简介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

    有人说,一个时代是一片树林,城市则是这树林中的大树。当这片树林在时代风云中哗哗作响时,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在岁月中枝展叶发。因贵阳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又得名“林城”。

    [编辑本段]地理概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 27′ ~ 107°03 ′,北纬26°11′~ 26°55′,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

    贵阳市辖七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城市行政区划辖七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但也即将成为区)、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金阳新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贵阳市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但人数均较少,多为解放后从外省迁入。当前人口密度为403人/平方千米。

    2003年,贵阳市总户数925130户,总人口3448581人。其中城市人口200万,是我国31个特大城市之一.其中,南明区510812人,占全市总人口(下同)14.81%;云岩区573842人,占16.64%;花溪区324079人,占9.4%;白云区175400人,占5.08%;乌当区294180人,占8.53%;小河区117332人,占3.4%;开阳县419786人,占12.17%;息烽县246129人,占7.14%;修文县288166人,占8.36%;清镇市498855人,占14.47%。

    从性别上分,男性 1783100人,占总人口(下同)的51.71%;女性1665481人,占48.29%。

    全市非农业人口 1652673人,占47.92%;与2002年比,非农业人口增加速9358人,增长3.08%。农业人口1795908人,占52.08%;与上年比,农业人口减少5166人,下降0.29%。

    2003年,全市出生婴儿30266人,出生率8.83‰;死亡18262人,死亡率5.33‰;自然增长率3.5‰。

    [编辑本段]气候环境

    贵阳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宜人的气候为贵阳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誉。

    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2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12%。此外,市区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宽1至7公里,长逾70公里的环城林带,为贵阳市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目前,投资1.1亿元人民币,总长223公里,面积43万亩的新环城林带正在建设中,,2010年前,人均环城林带面积将达到207平方米。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贵阳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种52种,主要有煤、铁、硅、重晶石、大理石、耐火粘土、铝钡土、磷、硫、汞等矿产资源。铝土矿保有储量4.3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矿床主要集中在修文县和清镇市,有特大型、大型、中型矿床9个,其中,清镇市猫场铝土矿储量1.5亿吨,为国内著名特大型铝土矿。铝矿品位高,AI2O3含量平均在70%左右,铁含量平均小于5%,铝、硅比平均这7.87。磷矿4.64亿吨,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全国70%以上的优质磷矿集中在贵阳。煤炭储量9亿吨;铁矿2396万吨,硫铁矿2878万吨,汞(金属量)2683吨。

    贵阳能源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98条,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为11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90万千瓦,水电站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编辑本段]交通基础设施

    航空 1997年5月28日,距贵阳市中心约12公里、车程约20分钟的可接受波音747,空客330等同类及其以下机型的全重起降,具有先进导航系统和设施的4E级现代化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投入空运。目前直飞航线辐射全国50个大中城市及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曼谷等地。 是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航空枢纽。

    铁路 贵阳是中国西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川黔、贵昆、湘黔、黔桂4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已实现电气化。电气化程度居中国之首。<贵(阳)到广(州)高速铁路现以开工建设 ,贵阳到昆明(沪昆高速铁路贵阳-昆明段),贵阳到长沙,贵阳到重庆,贵阳到成都,贵阳到南宁等高速铁路也以由国家立项计划建设>贵州省打造的4小时经济圈,由贵阳到个地级市将会通城际高速,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油路。

    公路 市域内现已形成以两条国道(上海到昆明321、广州到成都210)线,六条高等级公路(贵阳——黄果树、贵阳——遵义、贵阳——毕节、贵阳——新寨、贵阳——玉屏、东北绕城环线)及五条省道(贵开、贵修、花磊、占织、久铜)为骨架的市域公路交通网络。全年实现客运量17799万人次,货物运输量4223万吨。

    电信通信 贵阳拥有九十年代国际水平的通信设备,建成了由公用分租交换数据网、公用数字数据网、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构成的能满足计算机通信等多种用途的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电话用户可直拨国内400多个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电话自动漫游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并可任意拨打世界30多个国家。

    邮政通信 贵阳市邮政局拥有目前国内外先进的邮件处理和运输设备。目前能与全国各地及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邮。特快专递可通达国内近2000多个城市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储蓄已实现与全国300多个城市联网运行,通存通取。电子信函已与国内560多个城市开办此项业务。国际汇兑已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丹麦、奥地利等15个国家达成国际汇票业务协议。

    [编辑本段]在建公路与铁路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市区》 贵广高速公路《贵阳-广州》 贵广高速铁路《贵阳-广州》 贵广高速铁路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将于2009年6月底建成通车。7月9日,记者从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获悉,环城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贵阳老城区交通拥挤状况,在解决“内循环”的同时形成新的“外循环”——将金阳、白云、新添寨、龙洞堡、二戈寨、花溪、小河、三桥马王庙等片区全线贯通,同时融入国道、省道以及航空、铁路的大循环之中。

    环城高速公路由三部分组成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环城公路西南段总监办副总监邓邵虞向记者详细介绍,这条被称为“大动脉”的环城高速路由三部分——已建的贵阳环城高速东北线、在建的贵阳环城高速西南线以及拟建的贵阳环城高速南环线组成。

    邓工介绍,在建的贵阳环城高速西南线,起于贵新公路花溪区小碧乡下坝,终点位于白云区沙文乡尖坡,与贵遵公路、贵阳东北绕城公路在尖坡枢纽交汇,路线全长55.1公里,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概算投资31亿元。工程已于2006年6月正式动工,力争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

    贵阳环城林带拟建的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起于贵阳环城高速西南段牛郎关立交,向南经改茅、孟关,与冷黔线(冷库-黔陶)交汇,在桐木岭附近与花溪大道设枢纽互通,往西北方向与花磊公路互通,往北跨过花溪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在石板哨与花石公路(县道花溪-石板)互通,止于金竹。路线全长约37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计划2007年12月底动工,2009年6月底建成通车

    内循环:金阳到花溪10分钟

    “环城高速公路建成后,解决了城市道路‘放射性’问题,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区交通拥堵。”邓工指着设计图纸告诉记者,由于贵阳市目前还没有一条已合围的环城高速公路,往来于白云、金阳、花溪、小河、乌当的车辆必须先进入城区,才能通过城区道路前往其他各区。

    邓工跟记者打了个比方:现在从金阳到花溪,必须先过市区。但环城高速建成后,直接上环线,10多分钟就能到。“环状道路代替线状道路,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途径。”

    据悉,整条环线形成后,乌当、花溪、南明、小河、金阳、高新区、白云区都可通过环线贯通,实现各区之间快捷通行。

    外循环:过境车辆不再“穿城”

    由于贵阳的绕城环线未合围,目前大多过境的车辆只能选择“穿城”,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邓工告诉记者,环城高速连接贵阳市规划建设的7条“射线”,届时贵遵、贵黄、贵新等高速公路过境车辆,只需通过交通节点进入环线就能分流,再也不需“穿城”了。

    此外,环线建成后,还能连接穿越贵州的一纵一横国道主干线(杭州至瑞丽、重庆至湛江)和即将修建的厦蓉高速公路,并与铁路、民航运输形成立体的交通网络,真正使贵阳融入全国高速主干公路的大循环中,成为西南交通大枢纽重要门户,凸显贵阳的区位优势。

    贵广高速铁路在贵州境内301公里、广西境内348.5公里、广东境内207.5公里,投资总额为858亿元。旅客列车速度为每小时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每小时,规划运输能力为客车每天100对,货运每年2500万吨。铁路建成后,贵阳至广州的铁路客运时间将由20多小时缩减至6小时左右。贵阳枢纽将新建客运站,配套建设动车运用设施及相关联络线疏解线,广州枢纽将新建双线引入新广州站,同时利用既有线引入广州站。

    )

    据了解,桥隧长度占线路全长的73.1%,工程非常艰巨。贵广铁路地质复杂,尤其以贵阳至贺州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类型较多,隧道施工中岩暴、突水突泥、软岩变形等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从目前的勘探结果看,格老山、油竹山等8条隧道为高风险隧道,有3条隧道为10公里以上的高风险隧道。较多桥隧通过岩溶发育地区,是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相关方面表示,施工时将采取前沿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和措施。

    全线要新建桥梁346座

    贵广铁路全线要新建桥梁346座,共204.934公里,其中特大桥88座,大桥158座。要新建隧道221条,总长463.375公里。10 公里以上的隧道9条,贵州境内6条,全线最长隧道为黔南境内的格老山隧道,长近15公里。铁路穿梭的黔桂地区属崇山峻岭、植被茂盛,全线共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19个。全线设贵阳北、桂林西、新广州等30个站,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是火车出贵阳的第一个站点。

    截至10月1日,黔、桂、粤地震等安全性评估认证工作全部结束,并已取得地方政府批文。时下,广东境内的7座桥梁已全部通过行洪评估,还有一座桥梁因要求改移线位需要重新开展行洪、通航论证。据统计,该铁路定测阶段的地质钻探总量近84万米,是渝怀铁路的5倍,南昆铁路的4倍,创造了西南铁路建设史上的纪录。

    改变西南、西北铁路网布局

    “原本的规划中贵州无一寸快速铁路,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贵州省的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几年前,全国规划新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共1.2万公里,西部地区仅有东部通往成都的一条客运专线,贵州则多为标准低下的既有老线改扩建。

    贵广铁路的诞生,改变了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原有的铁路网规划布局。贵广铁路于去年5月国家立项后,贵州省又正式向铁道部提出,贵阳至昆明、成都、重庆、长沙、南宁的客运专线或快速铁路等,要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得到支持和认可。)

    上述铁路建成后,将构成以贵阳为中心,至周边各省会中心城市2~4小时,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发达地区4~10小时的快捷大能力铁路通道,成为西南地区陆地交通枢纽。

    贵州省还决定,成立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融资并代表贵州参加贵广铁路等铁路的建设。在黔桂交界处的洛香,将建设一个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重点的新兴工业园区,远期将其建设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作为公园省贵州的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风景名胜区距贵阳空间距离大多在200公里范围内,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海内外游客从贵阳出发游览这些景区将越来越方便。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

    主要有: 黔灵公园 甲秀楼 花溪风景区 文昌阁 百花湖 南江峡谷 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 南郊公园 香火岩 香纸沟古法造纸作坊 观凤台 乌当 天河潭 三潮水 翠微阁 河滨公园 阳明祠 福泉洒金谷 龙里猴子沟 东山 扶风山 环城林带 绿色石林 高尔夫度假中心 息烽温泉 阳明洞 六广河大峡谷 绿色石林 黔灵山 白云公园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1283)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1292),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治贵阳。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18)析新贵县、定番州置贵定县。崇祯四年(1631)废贵州宣慰司,析宣慰司水东地置开州。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和4个长官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移云贵总督驻贵阳。二十六年(1687),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省新贵县入贵筑县。乾隆十四年(1749)贵阳府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定番州、广顺州和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

    民国3年(1914)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3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九年(1920)废黔中道,贵阳县直隶于贵州省长公署。25年(1936)设全省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贵阳县直属于省政府30年(1941)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辖。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3县和原属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辖。1959年设白云镇,相当于市辖区一级行政单位。1963年,将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清镇两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73年恢复白云区建置。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将原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和修文、息烽、开阳“一市三”划归贵阳市辖

    [编辑本段]市花市树

    贵阳市的市花为兰花、紫薇,市树为樟树、竹子。

    贵阳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是牂牁夜郎古国的重要地域。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分汉牂牁郡置夜郎郡。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在牂牁郡西部上段置晋乐县,即今贵阳市辖地区,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时置矩州,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称矩州为贵州,贵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从此开始。因贵阳旧时盛产竹子,少数民族称为“黑羊箐”,行政简称为“筑”。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贵州布政使司,开始为行省一级建制,治所就在贵州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移程番府(今惠水县)来贵州城,第二年,因城在贵山之阳(南面),按例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从此而得名。以后贵阳城始终为贵州省的政治中心。民国时期定为贵州省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贵阳成为战争后方重镇,西南交通枢纽.民国30年(1941年)建贵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仍定为贵州省省会。1987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贵阳市的市花确定为兰花、紫薇,市树为樟树、竹子。

    [编辑本段]民族风俗

    贵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民族节日、集会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而那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人大开眼界。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会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六月六

    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

    六月六”的缘起,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花开锦绣、香飘长天的青山秀水图。魔王见此宝图,顿起贼心,前来抢夺。姑娘和众乡亲苦战七天七夜,终因力量悬殊,六月初六这天,眼看宝图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将图抛向空中,宝图即化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气死化为一堆乱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后,为了纪念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们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六月六”歌节。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如今,贵阳的“四月八”已成为贵阳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壮、水、仡佬、汉等民族共同狂欢的节日,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典。少数民族男女青年还借此机会,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舞姿与歌声寻找意中人。

    芦笙舞

    芦笙,是一种古老的竹木制簧管乐器,大的有一丈多,小的不及一尺,管的数目多的有10管,少则单管、双管,最常用的是6管,其音调可雄浑低沉,亦可清脆高亢。在苗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不仅把芦笙作为本民族的代表物,还把它融于舞蹈、音乐中、水、布依、瑶、彝等民族舞中,芦笙舞也甚为流行。

    芦笙舞现有曲百首,舞步百余种,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这些舞步节奏明快、粗犷热烈。芦笙舞男吹女跳,或男女自吹自舞,有的舞步吸收了苗族武术动作及高难度杂技动作,为人所喜闻乐见。芦笙舞成了贵州喜庆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斗牛

    贵阳市郊农村的斗牛,不像西班牙是人与牛斗,而是牛与牛斗的一项农闲娱乐活动。

    斗牛的时间是在插秧之后,收获之前的农历六月至八月之间,地点主要是高坡、孟关两个乡。当地称即将上场参赛的大公牛为“巴郎”,为预祝巴郎胜利,本寨及外寨的亲朋好友均要请巴郎的主人喝酒,叫“喝巴郎酒”,意在壮行。

    开场那天的“踩场”是群牛激战的精彩序幕。铁炮声响过,巴郎牛头系红布,背披亲友赠送给主人的一床床被单,在众人的簇拥下绕场一周。由于同去踩场的有许多寨子的人和牛,唢呐昂扬,爆竹震天,使得气氛极为热烈,场面极为壮观。随后一位寨老致词,再取下牛背上的礼品,踩场结束。

    斗牛正式开始前,要先经两位牛主人同意,然后才蹄飞角撞,各使绝招,若二牛实力相差大,不久即可见弱者轰然倒地,或落荒而逃;若二牛旗鼓相当,则胜负难分,直至气喘吁吁,口吐白沫。这时自有管牛老手上场,以绳索竹竿等物拉开二牛,防止伤亡。

    斗牛场一般选在四周为缓坡中间是平地的地方,便于人海观望。

    花灯

    花灯是贵州民间举办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晚上,悬挂彩灯,并进行这种活动。 民间称为“玩花灯”、“唱花灯”、“跳花灯”或“花灯”。民间过年风习的民谚称为“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

    花灯大约是在明朝初年,由来自江南及中原、留在贵州驻守和屯耕的军士们传入贵州。到清朝时期,花灯在贵州已经十分流行。民国年间,花灯普及到贵州绝大部分的乡村集镇。

    贵州花灯包含花灯歌舞和花灯剧(戏)两种艺术形式。花灯歌舞(俗称“地灯”、“锣鼓灯”或“锣鼓转”等)较简单、短小,无整戏剧情节,主要是抒发某种感情或说明某件事理。表演时,演员一肌要手执扇和手帕,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有时,还要插进韵白(俗称“拉白”)、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

    贵阳十大名菜

    辣子鸡

    辣子鸡 以本地土鸡作为主料,选用贵阳花溪辣椒舂制的糍粑辣椒作为辅料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色泽红亮、粑糯爽口,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团圆菜之一。

    糟辣脆皮鱼

    糟辣脆皮鱼 贵州糟辣椒是黔味菜肴的重要调味品之一,此菜选用贵州独有的槽辣椒作为主要调料制成,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颇具独特地方风味。是我市传统名菜之一。

    青岩豆腐

    青岩豆腐 此菜为贵阳名菜,是以地方特产青岩豆腐为主料,配以青椒等辅料制成。具有绵滑清香等特点。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 选用净仔公鸡肉为主料,糍粑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此菜为黔味传统名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据传,此菜创始人丁宝桢,贵州织金人,咸丰进士,授宫保衔,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美食家,自幼聪颖,偏爱辣鸡,常以家乡此菜宴请宾客,流传至今。191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原贵阳市政协秘书长赵惠民曾将宫保鸡传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赞扬。

    折耳根炒腊肉

    折耳根炒腊肉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折耳根和腊肉加作料烹制。折耳根绵中带脆,腊肉香醇,腊肉的美味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别有风味,是贵阳人情有独钟的一道美味佳肴。

    小米鮓

    小米鮓 选用贵州当地特有的糯小米为主料,带皮五花肉为辅料制成。色泽金黄,粑糯甜香,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的特有佳肴。

    状元蹄

    状元蹄 又称“青岩卤猪脚”。据记载,1886年4月2日,在光绪丙戍年科殿试大考中荣获状元的青岩贡士赵以炯年青时常去青岩北门街夜市吃卤猪蹄。故乡人们为怀念为这位历史名人,称卤猪蹄为状元蹄。如今“游青岩古镇,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该道菜色泽红褐、皮充盈泽润、肥而不腻、味道醇厚。

    泡椒板筋

    泡椒板筋 选用大猪通脊肉内筋(当地又称背柳肉)为主料,配以泡椒制成。色泽红亮,酸辣爽口,滑脆鲜嫩。此为贵阳独有选料方法烹制的特色菜肴。

    八宝甲鱼

    八宝甲鱼 此菜由原有的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演变而来,以甲鱼为主料,配以金钩、瑶柱等辅料而制成。汤鲜味浓、营养丰富。

    酸汤鱼

    酸汤鱼 传说,很久以前在黔东南苗岭有一山寨,寨老(公推的首领)年迈体胖,爬坡下坎十分吃力。一次,儿媳煮饭时,不慎多放了些水,于是就把多余的热米汤舀在一个土缸里。四五天后,米汤经发酵后变得清彻透明,并略带酸味,用来煮鱼,其味鲜美异常,寨老一家吃得津津有味,从此儿媳便常用这种酸米汤煮鱼,长此以往,寨老渐觉身轻体健,上山下坡不再费力。这事很快传遍苗岭山寨,家家竞相效仿,“酸汤鱼”由此传开。此菜由黔东南传入贵阳,在贵阳迅速发展并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其制作方法为:选用鲜鱼为主料,配以黔东南苗岭特色酸汤煨制而成。民间通常采用边煮边食的火锅形式,配以其他新鲜蔬菜,使其营养更为丰富。其特点:鱼鲜肉嫩,色泽靓丽,酸辣爽口,汤清味美,有开胃消暑,提神养颜等特殊功效。

    [编辑本段]贵阳小吃

    贵阳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仅地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一些饭店酒店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还有专门的小吃筵可供品尝。贵阳最有名的风味小吃有:恋爱豆腐果、雷家豆腐圆子、糕粑稀饭、“丝娃娃”、荷叶糍粑、吴家汤圆 、胡味烤肉 、花溪王记牛肉粉、 程肠旺肠旺面 、清镇刘姨妈黄粑 、清镇热汤丝娃娃 、小吃广场臭名远扬臭豆腐 、小吃汤系列 、人剧卤味第一家、小吃广场白吃串串碳烧生耗 、河滨公园素春卷 、洋芋粑 、中曹野菜馆野菜系列 、青岩豆腐 、青岩黄家玫瑰糖 等。

    [编辑本段]民族工艺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

    [编辑本段]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地区,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景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2007年3月,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黄果树景区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经省级环保部门测定每立方厘米的空气含负氧离子2.8万个以上)、气候宜人(每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吸氧“洗肺”的理想胜地。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西45 公里,景区由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景区、灞陵河峡谷等景点构成。景区的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 米,气势磅礴,宏大壮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竭尽赞美之词:“一溪悬岛,万练飞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者有之,从无此阔而大者”。水大时,如银河倒倾,奔流直下,声若雷鸣,震颤山谷,十里之外,尤闻其声。雾珠升腾百米之高,阳光下数道彩虹时隐时现,如梦如幻。古人撰联言其妙: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水小时,数道清流从悬崖缓缓坠落,如少女秀发披肩,妩媚娟秀。更有奇者,大瀑布后有一水帘洞,长134 米,贯穿全瀑,万幅绞绡掩罩六个洞窗,瀑声盈耳,惊心动魄,瀑窗水挂珠帘,伸手可及。称“天下第一奇洞”。黄果树夜景采用现代大型灯光布景艺术,神奇地表现夜幕下瀑布的雄姿、烟雨朦朦的犀牛潭和树影婆娑的两岸峡谷风光。

    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多角度观看的瀑布,其景观变幻无穷,因此,它是世界名瀑中最美丽最壮观的瀑布。

    在瀑布上游和下游,18 个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组成黄果树瀑布群,有落差高达410 米的滴水滩瀑布,有瀑面宽达110 米的陡坡塘瀑布,有滩面长达350 米的螺丝滩瀑布及形态秀美的银练坠潭瀑布等,是天然的“瀑布博物馆”。

    中心景区的石笋山公园,石丛奇特,曲径通幽。盆景园师法自然,浓缩景观,又为一绝。

    距黄果树大瀑布七公里被人们赞为“天然大盆景”的天星景区,一步一景,三步一画,山、石、水、林、洞、瀑无不奇妙绝伦。四围青山如画,植被茂盛,清流密布,古树怪石奇异多姿,“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天星洞幽深宁静,形态万千,扑朔迷离。“银练坠潭”瀑布如千万条银练串流入潭,潇洒秀美,璀璨夺目。

    天星下游的郎宫河,高山对峙,波澜起伏,古榕掩映,村舍错落,田园风光美不胜收,郎宫漂流,又别是一番佳境。

    [编辑本段]黄果树中心区

    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主体,包括陡坡塘、螺丝滩等瀑布,位于镇宁、关岭两自治县交界处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大瀑布离贵阳市一百五十公里,瀑布高七十四米,宽八十一米。瀑布河水的流量,水小时只有几个流量,最大时达到一千多个流量。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一百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四支,辅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瀑布后有一长达一百三十四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六个没事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很罕见的。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洞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辅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逶迤相接。

    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二公里处的螺丝滩瀑布,以滩面逶迤绵长为其特点。河水从拦河坝翻下,分成两股,环绕石间梯间、绿州,最后作方形交汇,形成左右相对的两个瀑布,左大而缓,右小而陡。瀑布最高处为三十一米,滩面逶迤长达三百五十米。黄果树中心区还有一些小型瀑布。

    黄果树瀑布附近,有以蜡染和石头建筑著称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安庄乡石头寨;有隐蔽在十二株古老的大榕树中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乡滑石哨,两寨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有者斗洞和上洞,前者是旱洞,在关岭县白水乡者斗村;后者是水洞含旱洞,在镇宁自治县扁担乡上洞村。

    -----------------

    编辑词条 天星桥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天星桥区则是玲珑秀美。“风刀水剑刻就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对联,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的神韵。这里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

    天星桥景区的景物,可以分为石景、水景、树景、洞景,实际上无法分开,因为它们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形体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灵性的融合。天星桥是一个最具灵性的地方,山有灵性,水有灵性,树有灵性,就连石头也有灵性。就说根与石,尤其是它们的结合吧,这在天星桥是最值得玩味的景物之一。根与石,本是互不相容的。根的生长,总是要避开石头,而石头呢,又总是板着无情的脸孔,或挥着冰冷的拳头,警告根:请勿靠近我!请勿依附我!可在这里却有一种想象不到的奇迹:有生命的根和本无生命的石头,竟是那样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了根从悬崖顶上垂下来,不知道的人简直看不出那是根,而是一条条悬吊着的钢丝绳。当知道的人告诉你,那是榕树的根。这时你又会惋惜地说,那岂不是已干枯了吗?可是,你看看那根的顶端伸出来的嫩黄色的须,你吃惊了:它还有生命力哩!它还在生长哩!你又别以为这些急切向下延伸的根须在期待的是松软的泥土。不,在下面做着怀抱迎接它们的竟是石头,是和上面的悬崖一个样的石头。有的一条根和下面的石岩结合了,它就在石岩的怀抱中长成了支柱,顶着石的天,立于石的地。根的生命就这样在石与石之间顽强地生长着……悬崖脚下,有一股泉水从岩洞里流出来,叫做龙井,水质纯净,清凉沁人。龙井前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长一棵大榕树,盘在石头上的根,像千手佛似的把大石紧紧抱住。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条根,大得几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远;插入另一端的石缝内,又拖住了另一块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坐“根桥”,人盯以在“桥”上行走或停留。

    根,连岩补石的无所不在而又无所不能的有生命的胶合剂。这里还有许多根的化石,包含在岩石的缝隙中,质地非常坚硬。根对于石的爱情,真是到了天长地久的地步。

    这是讲根的一面,而石的一面呢,天星桥的石头,也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唯其如此,天星桥的石头才能把那么多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树根接纳进自己的怀抱,甚至出现“悬岩未得半粒土,绝壁焉藏万丈根”的岩壁上长树的奇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