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com > 读物 > 财智 > 盘前盘后 > 正文
编号:50173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8日
     关注市场中的"反常"行为(2009-05-04 07:54:29)标签:股票 股市 投资 杂谈 财经 分类:投资活动记实

    从根本上讲,投资分析是对相关人的言行的分析.财务状况,经营质量,项目投产等只不过是外在物化形式而已.因此,我对企业经营层,大股东等言行十分关注.其中,特别留意那些"与众不同"的反常行为. 当年(2007年初)000418由民营到重回国资怀抱,600677出现首例上市公司状告大股东等行为都引起我高度重视,并取得不错的投资绩效.

    为何我们要重视这些反常行为呢?这是因为人们总习惯按照大众一致的模式行事,那些出现与主流不同行为的背后总是会有更多的想法--没有人愿意冒大风险而取得一般或差的收益--我们的这些公司也不例外。假若你能洞悉这些背后的想法,搭搭顺风车,常能事半功倍。

    比如2008年底,中小版的公司多以减持为主,但一些公司的高管却不断增持,我留意到002025和002258却在增持,而今这两家公司整体表现让人满意。(我不是建议你现在再简单跟风)还有,目前国退民进似乎是平常行为,但600683增发却出现“国进民退”,而新进大股东实力很雄厚,也让我认真思考这些行为的背后逻辑。。。。。

    记得有人说过,要想取得与众不同的业绩,你不就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在我眼里,关注上市公司们与众不同的行为则是个不错的投资想法来源。当然,你要认真审视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点体验,与你分享。

    --------------------------

    盘前:2500—2600仍是离场区域(2009-05-04 00:37:09)标签:大处 年线 解套 反弹 弹药 专家 股票 分类:盘前,盘中,盘后评论

    今天不谈局部细节,而是从大处着手,简单地讲一讲。

    能够攻上年线,其实是中长期向好格局基本确立的一个信号,这点是积极的盘面现象。所以,我一直对那些极度看空中国股市的人的悲观言论比较感冒和不屑。诸如那些号称会跌到1000点的论调,完全是毫不客观、毫无常识的,仅仅是为了博人眼球,哗众取宠。

    但是,我亦一直强调,我们也不能把中长线的判断简单的拿过来指导临盘的短线操作。中长线能走好,但你起码得好好的活到那一天才能看得到,才能享受之后的大好局面。你要是在那之前就光荣牺牲或者是断手断脚了,中长期的涨势你只有欣赏的份。这是一个基本的认知。

    你看好后市,但在曙光还没真正照耀到你的身上时,还是请小心翼翼地低调做人,安全低调地操作,保住赢利,或者最起码是最大限度地保住本金,千万别在大行情最终来临之际,别人在搞创收,你却在忙着玩解套。

    短线究竟会如何?我的观点是年线附近的争夺是极为复杂的,这个我前阵子也经常提到。别指望站上年线后就会一飞冲天,这里有的好搞了。

    2579下来之后,理论上肯定是要向下回抽一波的,事实上这个回探已经是发生了的,跌破了30天线后企稳,现在正向上走。其实,跌至60日线才是正常的定型,但实际上是提前反弹了。是不是常规浪型中的小浪型变化呢?这个我不清楚,也不重要。

    从大处看,反弹过后,会重新站回年线,甚至是再创出一个新高点,目前,年线是已经攻回了,能不能刷出新高,则是我们需要继续观察的。

    那么,站回年线,或者能创出新高,就是万事大吉了?非也。我说过,年线附近的纠缠将是极为复杂的。大体上,反弹浪过后,仍会有一波下跌的过程。这一波下跌,是最后一波下跌,但也是杀伤力较大的一波下跌。

    假定真的发生,会跌到什么位置?大致上的点位是比较容易测算的,但现在过早的说也没什么意思,到时边走边看,边看边讲吧。

    总之,最近如果有冲上2500点以上或者能再刷新高点的动作的话,请务必格外小心,尽量要落袋为安,适时进行波段性的高抛。把一切弹药留到真正止跌到位的时候,集中火力进行发射。

    以上当然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猜测,各位请自行斟酌一下,参考即可。实在是看好行情能继续涨的,当然可以持仓或买进。股市中各有各的观点和预判,但并无铁嘴铜牙的专家,一切惟有市场来给出真正靠谱的答案。

    --------------

    市场再次传来“泡沫”声(2009-05-04 08:18:08)标签:股票

    个股估值存在泡沫,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投资者都是规规矩矩地进行投资,并且以市盈率等作为衡量估值的依据,或许市场就是死水一潭。某种意义上,适当的投机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市场,本身也是证券市场的魅力所在。

    只不过投机活动不应陷入疯狂甚至是颠狂的状态,那样意味着市场风险的放大,而其背后,则定然是投资者会为此会出巨大代价。

    其实,只要存在市场,就会存在泡沫。前几年的大牛市行情时,泡沫泛滥的结果是股指产生了暴跌。而如果个股出现超跌,则“反向泡沫”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本质上,市场就是在“泡沫”中不断地反复循环。

    自去年11月初以来的强劲反弹,股指大涨超过50%,个股的表现更是异彩纷呈。股价翻番甚至是翻数倍的并不少见。当然,与之相伴的,则是某些个股估值泡沫的出现。

    对于当前的市场,在日前举办的“2009资本市场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就表示,目前股市估值已趋于合理,但结构性泡沫已经显现。华生同时表示,当然结构性的泡沫,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和我们的股市结构有直接关系。A股还是不折不扣的制度市,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可以控制,因此现在一些业绩很差的股票的股价可以走这么高。并且认为,这并不代表股市近期不会继续上涨。

    股指产生较大的反弹,“泡沫”声随之而来,此次也不例外。四年多的大熊市之后,当股指跨越3000点时,市场也是一片质疑“泡沫”声。但随后股指的越走越高,“泡沫”声反而消失了。及至上证指数攀上5000点之后,质疑的声音再次响起。

    结构性泡沫也好,整体性泡沫也好,市场的运行有其必然的一面。只是,在泡沫被吹得越来越大之时,防范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套现出局,就有可能成为高位上的“哨兵”。

    目前的市场有泡沫吗?当然有,但至少是“结构性”的,还不至于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如市场对于相关概念的热炒,对于相关题材的大肆追捧等,类似个股的大幅飙升,本身就孕育着泡沫。并且,随着股价的步步高升,泡沫亦被吹得越来越大。当然,其中的风险同样不言自明。

    笔者以为,对于泡沫要辩证地看待。“结构性泡沫”、“合理性泡沫”的存在,本身反映出市场的一种取向。而如果个股估值严重背离其基本面与成长性,则值得警惕。如当年股指处于6000点之上时,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70余倍,暴跌其实已不可避免了,而整个市场亦为之损失惨重,直到目前还没有恢复元气。

    从另一层面讲,当市场再次传来“泡沫”声,尽管是“结构性”的,投资者也应该保持一份警惕的心态。在大资金左右个股涨跌的市场中,利用资金优势与筹码优势操纵股价的事例并不少,最终的结果无不是中小投资者成为其中的埋单方。

    ----------------

    上市公司首季业绩"井喷" 08成长性NO.1 现金流王 15年铁公鸡

    假期突现两意外信息 五月股市会不会感冒 基金急调股票池07:24

    谢国忠:节后将再次下跌 熊市反弹不可持续 牛市三大条件08:25

    多国发现流感新病例 中国应对措施续加码 基金:影响不大07:05

    基金为股市带来新增入市资金400亿 王亚伟再次精准减持07:00

    巴菲特:犯下一个致命错误 未来高通胀 不要奢望在股市抄底06:56

    今天买什么能赚?中财网独家精选最具潜力金股-更新中06:50

    亚洲外汇储备库年底前成立 中国出384亿 谢旭人:意义重大00:08

    创业板上市钟声已经敲响 冲刺创业板项目 券商忙申报00:07

    五月256亿股限售股解禁(附股) 联通107.5亿解禁股将流通

    --------

    今日午评:利好影响异常深远 决定5月反弹高度关键因素

    时间:2009年05月04日 10:30:08 中财网

    【中财网5月4日独家评论】今日消息面有:从2009年5月1日起,各地依法获得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均统一按照经调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计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调整后,每个征收等别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保持不变。新标准中,前几等的征收等别调整不大,上海九个区仍为一等,北京城八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二等。

    沪市864家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报显示,共有637家公司盈利,227家公司亏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净资产收益率3%,较上年同期下降25%,但较2008年第四季度的0.024元和0.8%均有大幅增长。

    除深市*ST本实B以外,沪深两市1624家上市公司如期发布了一季报。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仍然以滑坡及亏损为主旋律,但环比数据非常精彩,让市场看到经济触底回升的迹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的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5个月上升。有关专家表示,PMI的连续回升显示我国经济回升步入稳健通道,而订单指数的良好表现预示2季度经济回升或将加速。

    沪市864家上市公司2008年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5.2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2%,分别较2007年度同比下降14%、18%和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34元。全部上市公司中,730家公司盈利,134家公司亏损。亏损公司家数较2007年度增加68家。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19家,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公司5家,2家公司因为资不抵债而被实施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

    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及2009年一季报披露收官,A股整体业绩及沪深300业绩变化一目了然。对比显示,沪深300年报业绩下滑有限,季报业绩回暖迅速。展望2009年,扛起资本市场成长大旗的重任仍落在沪深300成分股肩上。

    由于"五一"小长假消息面相对平静,但国际市场方面表现强劲,预计短期大盘有望继续反弹。周一沪指开盘2486.69点,高开9.12点,上涨0.37%,成交9.37亿元;深成指开盘9567.63点,高开65.11点,上涨0.69%,成交3.09亿元。涨幅在前的行业有首饰加工、钢铁、广西板块、煤炭行业等;跌幅在前的行业有酒店旅游、水务板块。

    盘面显示,五洲明珠、尖峰集团、八一钢铁(600581)、生意宝(002095)等有9支个股处于涨停板,而医药股则分歧加大中牧股份(600195)、联环药业(600513)、金宇集团(600201)等跌幅居前。虽然至目前收稿有近8成个股处于上涨行列,但是带动指数上涨的大多在指标权重股上尤其是钢铁和煤炭板块。

    综合上面来看,大盘经过这轮探底回升,上升动能仍然明显。技术上分析,指数目前在多条均线上方,下次下探的可能性减小,投资者可继续看高后势。

    长城证券文章分析,在经济复苏及流动性过剩两大推动力作用下,沪深股指自年初以来震荡走强,月K线收出"四连阳"走势,上证综指最大涨幅接近40%。对于5月份市场运行趋势,我们认为,越是经济前景不明朗,阻碍经济复苏的负面因素越多,管理层继续出台刺激经济政策的几率也越大,这必然会抑制大盘的调整空间。5月份两市股指仍有望创出反弹新高,但涨势会有所趋缓,月中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或将成为影响大盘反弹力度的主要因素。

    首先,本轮A股反弹有着深刻的政策"烙印",经济振兴政策出台仍然是支持股市上涨的最主要推动力。回顾大盘自1664点以来的反弹轨迹,一条标准的上涨通道展示得非常清楚:四个阶段性低点分别是1664、1814、2037、2372点;如果分析低点的形成原因,表面上可能是市场自身规律所致,而实际上则有着较为清晰的政策推动因素,低点前后相继出台的政策分别是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降低住房、煤炭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我们认为,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振兴经济离不开振兴股市,利好政策组合拳表面上并非直接针对资本市场,然而对股市的影响却异常深远。

    其次,宏观经济最坏的时期或已过去,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回升预示着经济正走上复苏之路。Wind资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披露一季报的1600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8.0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但按可比样本计算,相对去年四季度环比大增了497%;这些上市公司中,一季度实现盈利的公司接近1200家,占比达73%以上。由此可见,一季度数据支持上市公司业绩于2008年四季度见底的说法。当然,很多行业如房地产等环比数据并不具备说服力,但是如此大比例的环比业绩上升至少可以说明多数行业已经出现好转,预示着宏观经济已经出现明显复苏。

    第三,政策扶持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健康发展,地产、金融等主流板块启动标志着行情继续向纵深发展。降低住房、煤炭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政策出台,意味着政府将通过政策继续鼓励投资,拉动房地产、轨道交通、煤炭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对于天量信贷规模也给予了正面的肯定,不排除未来有进一步降息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制约银行业发展的瓶颈有望松动。金融、地产等主流板块涨幅始终落后于大盘,受到政策利好扶持,有望展开补涨行情。

    当然,5月行情仍然受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其中5月中旬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将成为决定反弹高度的关键。我们预测,在系列经济数据中,仍将会呈现喜忧参半的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采购经理指数等仍将继续向好,而进出口、发电量等数据或继续低迷,表明经济仍有偏冷的可能,但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市场将会对数据产生积极的反映。对于已经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我们总体上判断,其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对股市的影响,都会弱于非典,甚至弱于禽流感,不会对行情产生实质性影响。从指数运行区间看,大盘通过回补2444-2464点、2380-2392点两个跳空缺口,完成了技术层面修正,因此阶段底部已经探明,预计5月核心运行区间将会在2370-2600点。

    操作策略上,我们认为,5月份主题投资热点与价值投资热点可能交替进行。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医药板块仍将成为短期热点,但操作难度已经很大;同时,上海"双中心"建设也将使上海本地股继续活跃,以 浦发银行、 上港集团为代表的金融、航运股仍有持续上涨的动力。价值投资方面,投资拉动为主的受益板块将成为主流,水泥、机械、地产、轨道交通有望成为阶段性热点。

    今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2486.69点,最高2534.40点,最低2486.23点,午盘收于2534.08点,上涨56.51点,涨幅2.28%,成交量693.57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9567.63点,最高9792.85点,最低9562.95点,午盘收于9788.28点,上涨285.76点,涨幅3.01%,成交量356.63亿。

    沪市B股午盘收于165.64点,上涨3.12点,深市B股午盘收于2829.02点,上涨75.72点。

    --------------

    今日午评:利好影响异常深远 决定5月反弹高度关键因素10:30

    龚方雄"爆料" 受监管部门不点名批评 谢国忠:牛市三大条件10:28

    港股早盘暴涨攻破16000点大关 台股再飙5%(行情)-更新中09:44

    假期突现两意外信息 五月股市会不会感冒 基金急调股票池07:24

    传肖时庆被刑拘牵涉杨彦明案 胡长生任银河证券代总裁10:05

    多国发现流感新病例 中国应对措施续加码 基金:影响不大07:05

    基金为股市带来新增入市资金400亿 王亚伟再次精准减持07:00

    巴菲特:犯下一个致命错误 未来高通胀 不要奢望在股市抄底06:56

    上市公司首季业绩井喷 08成长性NO.1 现金流王 15年铁公鸡06:

    二八 现象浮现或不利于后续行情演绎

    指数股的行情到底能走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11:57 中国证券网

    寂寞先生

    今天指数肯定又要开门红了,虽然今天的上涨家数远大于下跌家数,但是,您是否注意到上涨的权重股和微涨的股票了吗?涨幅靠前的几乎全部是权重股,而其他股票几乎全部在涨幅1%到3%之间,这样就造成了普涨格局,可以迷惑投资者的走势,一般都是这样的,即“涨了指数不赚钱”,那么,这样的走势能够走多远?笔者从技术上来为您分析一下。

    从60分钟K线图来观察,8小时平均线位于2500点附近,只要指数运行于此线之上,个股行情将异常精彩,由于KDJ指标已经有高位背离迹象,在精彩行情的前提下,提示您要控制风险,千万别追高。

    由于国际上H1N1病情继续流行,笔者仍然建议您关注医药板块的机会,在调整的时候,可以利用学会的技术,逢低入场,上海板块的机会正在不断蔓延,可以逢低入场,指标股的拉升只是指数的需要,千万别追高,明天就会回归平静的。

    -----------------

    5月04日晚间中国财经信息网独家证券信息快报-更新中14:30

    逼空背后主力有何阴谋?绝密数据曝光5月基金隐形重仓股17:20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支持闽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意见 受益股16:03

    央行:08年金融市场总成交量继续增长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6:00

    港股暴涨创半年来新高 亚太股市惊现红色星期一(行情)14:32

    龚方雄"爆料" 受监管部门不点名批评 谢国忠:牛市三大条件10:28

    传肖时庆被刑拘牵涉杨彦明案 胡长生任银河证券代总裁10:05

    多国发现流感新病例 中国应对措施续加码 基金:影响不大07:05

    基金为股市带来新增入市资金400亿 王亚伟再次精准减持07:00

    ---------------

    今日市况:三大利好预期下大盘井喷 5月股市投资思路浮现

    时间:2009年05月04日 14:33:43 中财网

    【中财网5月4日独家评论】今日消息面有:从2009年5月1日起,各地依法获得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均统一按照经调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计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调整后,每个征收等别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保持不变。新标准中,前几等的征收等别调整不大,上海九个区仍为一等,北京城八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二等。

    沪市864家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报显示,共有637家公司盈利,227家公司亏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净资产收益率3%,较上年同期下降25%,但较2008年第四季度的0.024元和0.8%均有大幅增长。

    除深市*ST本实B以外,沪深两市1624家上市公司如期发布了一季报。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仍然以滑坡及亏损为主旋律,但环比数据非常精彩,让市场看到经济触底回升的迹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的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5个月上升。有关专家表示,PMI的连续回升显示我国经济回升步入稳健通道,而订单指数的良好表现预示2季度经济回升或将加速。

    沪市864家上市公司2008年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5.2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2%,分别较2007年度同比下降14%、18%和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34元。全部上市公司中,730家公司盈利,134家公司亏损。亏损公司家数较2007年度增加68家。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19家,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公司5家,2家公司因为资不抵债而被实施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

    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及2009年一季报披露收官,A股整体业绩及沪深300业绩变化一目了然。对比显示,沪深300年报业绩下滑有限,季报业绩回暖迅速。展望2009年,扛起资本市场成长大旗的重任仍落在沪深300成分股肩上。

    今日股市在三大利好预期下井喷,【预期一】产业政策与资金接力 未来行情期待深化。【预期二】上市公司首季业绩井喷宏观经济望复苏。【预期三】政策扶持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五一小长假过后,消息面继续偏暖,使得做多情绪再居上方,早盘股指高开高走,一路震荡上行。开盘后股指继续向上震荡攀升,强势运行延续,市场成交同比继续温和放大,截止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场成交量为972亿元,较之前有所放大,主力资金出现明显回流。

    从盘面上看,板块及个股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前期涨幅较小的钢铁、地产板块成为早盘最为抢眼的板块,也是拉动股指不断上涨的最为强劲的动力,资金流入分别为4.772亿元和4.255亿元。此外,煤炭、旅游等板块表现也十分强势,资金流入为6.825亿元和1524万元。从板块特征可以看到,前期滞涨的估值洼地品种早盘开始全面活跃,进而带动市场做多热情。而生物制药,医药制造,医疗器械板块仍然处于调整之中,走势明显弱于大盘,资金流出分别为7602万元,1.162亿元,339万元。

    整体来看,在消息面继续偏暖的刺激之下,前期估值较低的品种接过两市热点接力棒,使得股指延续反弹步伐,上涨动能再次得到激发。但可惜的是,量能变化趋势其实并不明显,而且个股活跃度并不是十分乐观,二八现象有所浮现,这或不利于后续行情的演绎。在操作上前期涨幅较大的股票,落袋为安是上选。涨幅小的股票,比如大盘蓝筹股,在市场震荡上行的过程中,终将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后市不乏补涨的机会。

    一些市场人士就此分析认为,如大盘蓝筹能顺利接棒题材概念股,将会成为推升股指的新动力,届时,上证综指有可能突破2600点,站到2700点、2800点附近。

    蓝筹股的投资机会可从三个层次体现,其一是一些长线投资资金可开始战略建仓;其二是蓝筹股存在短期的补涨机会。蓝筹股在本轮反弹中多数涨幅小、估值也偏低,一旦这一板块出现异动,涌进这一板块的资金应不会少;此外,从一季报情况看,蓝筹板块中的主流公司,基本面出现了积极变化,对这些公司的股票而言,其业绩与资金不会出现对冲的矛盾,而会实现双轮驱动,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今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2486.69点,最高2560.54点,最低2486.23点,收盘2559.91点,上涨82.34点,涨幅3.32%,成交1487.20亿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9567.63点,最高9899.67点,最低9562.95点,收盘9899.67点,上涨397.15点,涨幅4.18%,成交722.61亿元。

    沪市B股收盘166.62点,上涨4.11点;深市B股收盘2842.79点,上涨89.49点。

    -------------------

    如何应对新一轮上涨(2009-05-04 14:52:37)标签:股票 分类:封起De短线漫笔

    由此进入→5月4日实盘日志

    五月开盘第一天的走势让市场再次大跌眼镜,大盘不但没有在前期反弹高点一带畏怯不前,机构主力反而不断轮番活跃指标股和权重股在2500点上方高举高打,两市大盘均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反弹新高。

    如果说上午市场对机构启动指标股和权重股倍感担忧,可是,这样的情况在下午开盘不久就变的忽然乐观,比如前期已经出局的游资,没有继续在权证上呼风唤雨,而是立即进场做多上海本地股。

    前期有色资源股的调整,让市场迷失了方向,而主力现在已经把做多火焰点向煤炭、石油等“软黄金”类资源。指数不断上涨,有指标股和权重股的杠杆作用,也有一批二、三线价值蓝筹股的复苏,从这一点上消除了一些不安资金的心理因素。

    这个阶段,对指数的判断已经失去了意义,如果整个601板块联袂启动,上海大盘每翻100个点都会变的很容易,这就是大象起舞的魔力。

    大盘没有按照市场预期调整到上升趋势下轨,说明多头不想把低吸机会让给散户,新一轮上涨已经开始形成,如何应对新一轮上涨呢?

    一:不应被主力的切换手法而乱了方寸。如果没有掌握和判断准主力做多热点不要盲目换股和加仓。

    二:只按照价值选股和趋势持股的原则对待2500点以上的操作,不买,不碰自己不熟悉的品种,或是已经被主力大肆翻番炒做的品种。

    为了准确判断主力动向,建议完善三个观察手段:

    1:密切关注近一周以来,频繁进入资金成交量前30位的新面孔个股。

    2:注意从11月以来到现在,始终没有出现过10%以上换手率的品种,但是,它们的底部在缓慢上升。

    3:注意长期上升趋势一直没有跌破20、30日线的品种。

    当前的仓位比仍以降低到五成比较理想。

    ---------------

    公募基金制造反弹高点

    五四运动的精髓是德、赛先生,两位先生至今也未完全扎根结果,毕竟不到百年的运动无法与千年文化一较短长。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乃至理论,一直缠绕着大多数人的思维,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国之特色也表露无遗,仍然保持高速度增长令世人瞩目。国外的朋友惊诧于泱泱大国酒照喝、歌照唱,对自己朝不保夕的处境感到格外沮丧,不仅免费咖啡没有了,甚至连饮用水都要家中自备,成本控制之锱铢必纠可见一斑。其实连国人自己也惊讶于依然充裕的消费力量,尽管部分地区一片荒凉,可是一些大的都会仍然一派繁荣景象。左思右想终于破解了其中的玄机,这并不是国人储蓄率高高在上的原因,只是主要消费群体仍然未体会到世道的艰难,甚至收入依然增长。

    许多人对于居民收入双位数增长表示质疑,不晓得到底增长来自何方。起初我也是感觉迷茫,最终却是由于母亲欢欣于退休金再次调整而得到了答案:享受财政人群的收入稳中有升。提倡扩大内需已经有了相当时日,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提高收入,而多数都落实在了吃财政饭的人群。当然众多从事基础教育行业的人员,颇有些人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艰苦的岗位上,但是这些人增加的微薄收入是难与权力机构人员相提并论的。稳定的收入、健全的保障、额外的福利,终于让人们意识到公务员是如此幸福,难怪现在一职难求。一直以来吃财政饭的队伍不断庞大,不管是什么样的机构改革,人员总是无法缩减。庞大的开支吞噬了绝大多数财政收入,基于近些年财税高速增长及土地出让金收入,这个问题被短暂掩盖。但是当金融海啸袭来,税收减少、土地出让金锐减,各级政府几乎都面临了同样的财政问题。当我们需要政府提供更加积极财政措施以解决就业、稳定社会时,才发现我们从不差钱一夜之间转变为很差钱。相比历朝历代,当前财政供养的人群实在是过于庞大,不仅有政府人员,而且还囊括了众多企事业单位、政治团体,而其中许多单位的开支理论上并不应由政府支付、全民承担。

    政府能够在经济下滑期负担得起这样庞大的支出吗?或许维持现状一两年尚可,长期来看则隐藏着巨大危机。在实体经济低迷时,依靠财政消费群体而维持的繁荣难以持久。这种繁荣绝对不应作为中国经济独善其身的依据,相关政策更应当有长远考量。毫无疑问,涉及机制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不过主动约束自身权力和既得利益,确实是难上加难。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笔者第一时间就提出政府应予国民共渡时艰,这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落实政府预算监督机制,严控各级机关行政开支。现在提倡企业减薪应对危机,难道不应当也倡导一下处级以上的公务员也适当降降薪,起码应当取消公车、严禁公款消费,作为公务人员浪费每一分民众的血汗钱都是可耻的行为。当我们看到德国元首因个人私事驾驶一辆高尔夫,前后伴随着奔驰保镖的景象时,公私之分明已经一目了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环比回升。这一先行指标的回暖无疑对市场起到了刺激作用,专家更放言“2季度经济回升或将加速”。不过出于笔者在业内的经历,对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性还是心存疑虑。PMI国内外机构指标曾出现冲突,还需对照比较之后再下结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后行指标四月CPI、PPI预计还会维持负值,甚至不排除扩大趋势。如果下游产品价格下滑趋势得不到改善的话,意味最终需求仍没有提升。从今日上涨板块分析,上游资源类股票首当其中。其中重要原因是大宗产品价格上升,这种上涨并非下游产品需求增加导致的供求关系变化,更多的是美元汇率下降因素影响的投机行情,例如美国石油库存仍在增加。短期通货紧缩的压力仍然存在,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扩大再生产意愿持续萎缩。这其中不排除去库存化之后补充库存带来的需求幻想,如果确实如此,在经历波动后,仍然存在着二次探底的可能(目前国内钢材市场正经历二次探底的过程),个人认为二次探底可能性颇大。

    市场高开轻松冲破2500,领涨的是资源类、地产、钢铁,经济复苏预期对这些品种的刺激性更大,这部分股票能否持续还是要看终端需求,大部分股票年内仍无法获得业绩的支撑。私募、游资炒作冲锋,公募基金推波助澜似乎已经成为定式。许多股票并没有出现与股指对应的涨幅,权重股对于股指的推高减低了个股的抛压,短期波动也没有动摇大众的持股信心,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放量仍然上涨的原因。当持仓帐户不断扩大、基金仓位不断抬升之际,当基金也开始忽略基本面而比拼短期排名时,风险也在不断地堆积,而反弹最终高度则取决于基金乃至中小投资者资金的多少。能够坚持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实属不易,受到外围影响甚多,具备专业投资知识的基金如此,更何况普通投资者。股指距离前期高点只有一步之遥,给了节前持股群体最好的回报,而且此次上涨的步伐相对上次触摸高点似乎更为坚实(上次是几只权重股的突击,这次是个股普遍的上扬)。不论怎样的图形变化和技术指标,归根结底在经历了近六个月的大幅反弹之后,投资者更需要的冷静而非冲动。许多时候,中小投资者就是被自己的冲动而从主动逐渐走向被动的,此次行情的发展也将如此,维持5月阶段顶的观点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