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6日
大跌解析 为何管理层此时出台两个重要利空?
http://finance.ifeng.com/zq/jshq/200809/0905_924_767646.shtml
2008年09月05日 16:40中财网
典型的假突破行情?
敢问底在何方?六大见底特征必看
后市寄希望于"神奇之手"
反击取决于消息面是否有重大利好出台
沪指退守2200 下周或有企稳预期
请牢记恐惧与贪婪的故事
沪指收市重挫3.29% 心理关难抵全球小股灾
危机,危机,就是危中有机
未来两年内A股熊到1800点以下
典型的假突破行情?
提要:大盘今天的走势到底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判断管理层为什么今天要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其主要的意图是什么?
今天大盘有三个比较大的利空消息,在其打击下,上证指数跳空百分之三点多低开,之后不断震荡走低。上证指数以2202点报收,全天下跌了75点,下跌幅度是3.29%。深成指数全天下跌了209点,下跌幅度是2.8%。
从技术面看,今天大盘是明显的向下破位,如果是真突破的话,大盘将有可能步入新的下跌趋势中。但是,如果是假突破的,大盘也许会走出一段上升行情。
大盘今天的走势到底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判断管理层为什么今天要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其主要的意图是什么?
一、今天大盘在三大利空消息的袭击下,走出了破位下跌的行情
今天有三个比较大的利空消息:
其一、深沪交易所大面积修改新股上市规则。
修改中令市场非常担心是的:为大小非松绑,为境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预留空间。都被理解为重大的利空消息。
其二、招商券商发行新股,下周一过会。
而扩容从来就是中国股市的主要利空。
其三、美股大幅下跌近百分之三。
受这一系列利空消息的打击,上证指数跳空百分之三点多低开,之后不断震荡走低。上证指数以2202点报收,全天下跌了75点,下跌幅度是3.29%。深成指数全天下跌了209点,下跌幅度是2.8%。
大盘跌破了2245点这一个历史性的技术关口。
二、大盘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从技术面看,今天的下跌非常难看,跌破了2245点的带历史性的重要技术关口。技术分析的理论表明,一旦跌破这一重要的、历史性的技术位,将有一段趋势性的下跌行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的破位明显是在重大利空消息打击下,是比较典型的假突破行情的特点。
所以,今天的行情,实际上是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投资者又一次面临重要的判断:今天的跌破2245点,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
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指导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策略。
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操作策略呢?
三、关键还是要分析:为什么管理层此时会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里,管理层是不断在出台救市的利好消息,尽管基本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是管理层希望股市能够走好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今天出台的这两个重大利空,明显与管理层近期的态度大相径庭。
而且,这两个利空政策,是证监会可以控制范围内的,是针对证券市场而出台的政策。不像提高存款保证金率、加息等等,主要由宏观经济决定的。什么时候该提高、提高多少,与证券市场基本关系不大。
为什么证监会在这种重要的时刻,出台这样具备实质性的、重大利空消息呢?
如果是管理层已经改变了近期的态度,认为:大盘目前还是有泡沫,还是应该继续下跌。那么,今天的破位应该就是真突破了,后面大盘应该是有一段新的下跌趋势了。
如果管理层今天出台的政策,只是正常的工作,并不代表其对股市态度的改变。那么,大盘今天的下跌也许就只是假突破了。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周末看看有关部门,是如何解释今天出台两个重大利空政策的意图。从而,准确把握管理层目前对股市的态度。 (广州万隆)
敢问底在何方?六大见底特征必看
在大盘跌破2280点后,市场中看空2000点以下的人士开始增多,空方明显地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但是,实际上我们说,虽然市场目前还没有探清底部,但是,要跌到2000点以下也非容易的事情。所以,跌到2000点以下,还要跌近三百个点,按现在的速度看的话还要最少要跌上一个月。如果考虑到前期大部分股票都经过了大幅度的杀跌,一些业绩不好的小盘股、题材股在中报公布期也出现了非常大的下跌,那么要跌到2000点以下并非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目前市场的下跌,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市场是运行在底部的区域之中,市场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二是在持续弱市,人气涣散的环境中,"价值"理念等到了深化,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不断降低为新的行情产生正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现在就是要关注底部的特征,时刻注意研判底部的到来,看一看底部离我们还有多远?
第一关注:宏观经济 见底指数★★★★
宏观经济的趋势及宏观调控的"松紧",对于资本市场影响是非常大的,2001年,就是因为宏观调控的开始让一波牛市行情到2245点嘎然而止,去年年底定调的"双防",让一系列从紧政策出台,股市应声大跌,头部形成,目前是定调在"一保一防",至少从政策面上减少了对资本市场的空袭预期。
第二关注:证券化率 见底指数★★★★
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证券化率约为100%,美国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的160%二英国占135%,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化率为64%,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证券化率越高,就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从大约只有周边国家证券化率6成的现状看,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际市场的经济地位,有利于支撑重新走强的根基。
第三关注:股市跌幅 见底指数★★★★
目前股市据6124点相比已经跌幅在64%,而日本的日经225指数从1990年1月的37189点到2003年4月最低点7831点,13年来最大跌幅才是78.9%,目前日经指数为13000点左右的,上涨幅度为66%走有,同时我们在来看看新加坡STI指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从1996年1月的2449点到1998年的856.4点跌幅为65.03%,而目前新加坡STI指数为2800点左右,上涨幅度为230%,而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从1997年7月16365点到1998年8月的7275点,跌幅为55.55%目前恒生指数在23200点左右,上涨幅度为220%,与此,我们在关注和分析我们目前的市场,沪市子1992年以来,上证综指最大跌幅为1994年,2001年,2002年,跌幅分别为22%,21%,17%目前的股指10个月就有64%的跌幅,可见杀伤力度之大,已近接近新加坡亚洲金融危机的最大跌幅了,而如此大的跌幅过后出现大底的概率已成必然。
第四关注:换手率 市净率和市盈率 见底指数★★★
从8月14以来基本沪市的地量在200---300之间,用算术平均法来换算出的换手率也在1.6%左右的,而在2005年12月5日出现行情启动时间地量的换手率为1.23%,就单纯的比较地量和低价的说法,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偏低的整体换手率的前提是股改后流通的市值在扩大,目前就单纯比较上海单市的总流通市值就达到3.87万亿元,就此推算的换手率也是很难证明目前是低价的结论了,可见反弹还需时日。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市盈率,目前沪深A股对应的平均市净率为2.5倍左右,在2005年6月6日股指跌破千点时刻上,两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6倍左右,而美国标普500的市净率在1998年-2008年10年间均为2.3倍以上运行,从着个角度出发,A股基本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后市要担心的就是,在宏观经济影响下个股的净资产因业绩和公允资产价值损失而产生缩水。这点要具体事情具体来分析和对比,在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市场的市盈率,截止到目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7.93倍,深市平均市盈率为19.84倍,中小企业版平均市盈率为27.05倍,而在2005年6月6日股指当时跌破到1000点下方时,两市平均市盈率为15.42倍,而目前美国道琼斯平均市盈率为17.72倍,因此单纯从市盈率的横向和纵向去比较,确实很接近,但目前的市盈率计算的基础是去年的包含高投资收益的个股业绩,并且下半年很多个股业绩受宏观影响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所以,单纯去衡量市场的市盈率可能代表的意义不时很大。
第五关注:供求关系 见底指数★★★
2008年,来自券商集合理财,央企投资,养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上市公司,新发基金,新批QFII等新增资金的极限供应量为2。1万亿元,就是中国南车的IPO情况来看,目前市场的纯量资金在2万亿元左右,而在2008年全年将有800亿股各类现售股解禁流通,在8月份是全年的最高峰,当时解禁市值在3000亿左右,尽管70%左右的"大小非"是国有股,但即使是30%的"心急火燎"的小非解禁股,对应目前每天300多亿的成交量来分析,消化这样的压力是很大的,不过供求的关系的波动是受市场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旦市场好转起来,资金供应就迅速增大,就目前而言,向通过资金推动起来的反弹还是维持尚早,但共给资金相对平衡也说明目前就是底部区域,深跌的可能性基本越来越低了。
第六关注:平均股价 见底指数★★
目前全部A股的算术平均价为8.85元左右,2005年6月大盘跌破1000点时刻上,A股平均股价为4.6元左右,在此时市场中低于3元的在30只左右,低于2元的基本没有,在2005年6月,两市1元的股票有65只,当时ST广夏每股只有0.97元,而在目前的情况中,超过100元的只有1只,最贵的为贵州茅台,就昨日收盘价为129元左右,而当时在2005年6月分是没有百元的股票,当时贵州茅台股价为42.19元,要是全方位对比来说,目前已经有34只股票股价跌破2005年6月大盘创下的998点的水平,但从整体的额情况分析,目前A股的平均股价仍远远高于千点时刻股市的一倍以上,提出大盘股的上市对于股指的虚增影响以外,估计股价似乎仍有下跌空间,盲目的超跌仍不可取,积极的全仓位买进等待大的反弹也是过于冒险,及此我们认为市场尤其自身的规律,应该波段操作,灵活面对市场可能更实际。
综上所述,就市场本身的特性看,近期个股的强弱十分明显,一些估值偏高的中小企业板、高价股、蓝筹股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成为市场主要的杀跌动能,一批刚刚上市的股票已跌破了发行价。从下跌的股票中我们看到,市场在进一步强化价值投资的理念,这也会使市场投资人在理念上有更好的认同度。虽然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这种以价值估值股票价格的理念会进一步强化,市场因此而引发的结构性调整也好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看到一批股票经过连续的大幅下跌后已有了反弹的要求。当然,一些政策面的不明朗因素,仍会对市场的反弹构成阻力,我们还要注意政策面的变化。在政策面没有实质性向好时,即使是底部就在我们的面前,还不应盲目的乐观。就当是今年一次不错的减少损失和调仓换股的一个绝佳的时段吧。(国元证券)
请牢记恐惧与贪婪的故事
今日大盘如期击穿2245点以及2200点整数关口,美股大跌以及交易所上市规则的修改成为中国股市完成这伟大一破的"推手",市场已经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股改彻底失败了,到了该纠错的时候了。整个市场顿时安静了,早盘下挫后基本上一天都保持横盘,这样的走势说明大家都在观望,一些机构开始尝试性的建仓。本栏认为2245的有效下破需要三个交易日的技术确认,由于上证指数跌幅已超过64%,因此破位后的技术反弹随时可能发生。
对于股改我们分析了很多,是否成功看市场走势就一目了然了,我们不否认,大盘从6124点跌到现在的2200以下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大小非问题,减持规模多寡其实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它改变了所有投资者的预期,在外围环境以及经济面大幅动荡的前提下,这样的预期是致命的。昨晚媒体报道交易所大面积修改上市规则,部分股份解禁期以缩短至一年,这样的规定显然是在制造新问题,新股发行制度确实存在太多的弊病。
市场情绪是很可怕的,这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特点,有些人会很奇怪,为什么一些所谓的分析人士说的那么准,说跌到那里就跌到哪里?其实这很好理解,在一个趋势形成后,顺势的讲法是很容易对的。特别是到了一定的跌幅后,市场所有人都找不到方向后,一些有影响力的观点,只要是顺应趋势的都会左右市场的情绪,某些人(不管是何背景)只要讲对了(甚至可以没理由),可能基金都会受到影响,当年中金的千点论就是这样神奇实现的。
目前市场情绪已从恐慌进入到极度恐慌阶段,在市场上突出的表现为基金重仓股的持续暴跌,跌穿2245点之后,这种情绪可能会被放大,据调查超过七成的投资者认为要继续暴跌至2000点之下,在市场情绪失控的环境下,盲目预测点位本身就是徒劳的。本周末的消息面值得重点关注,股改政策的纠错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两大重要关注点。操作上请牢记恐惧和贪婪的故事,盲目跟风杀跌并不可取,在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以静制动。(倍新咨询)
韩志国:中国股市正在爆发全面危机
2008年09月05日 18:01 凤凰财经
http://finance.ifeng.com/zq/zjdp/200809/0905_930_767765.shtml
进入9月的中国股市,在舆论的一片看好声中迭下台阶,走出了空前的大跌行情。在有效击破2245点的上一轮牛市的顶部以后,股市的所有支撑位都已告破。如果管理层沿着既有的监管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这一轮的长期大熊市就将深不见底,市场究竟会跌到何种程度,实在是难以把握也难以判断。
客观地说,现在中国股市正面临着18年来最严峻的形势。国际经济冰天雪地,国内经济寒流滚滚,经济脉搏难以把握。从国际经济来看,世界经济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次贷危机、前所未有的物价上涨、前所未有的美元贬值、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波动,这些负面因素正组合在一起,相互推动地袭扰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从国内经济来看,宏观政策举步艰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都面临困境;人民币升值的正面作用正逐渐消失而负面效应已经全面显现;通胀 —滞胀—通缩的压力都或隐或现并且很可能交替地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经济的变数前所未有并且压力空前;成本上升、资金困难与行政管制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形成层层钳制,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会不会调整,通胀压力会不会减弱,价格管制会不会放松,经济拐点会不会出现,都成为关乎整个经济和股市走势的现实问题和重大难题,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着股市的运行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没有大小非问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国际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中国股市再走牛市;而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大小非像一座座大山和一个个堰塞湖压迫着和威胁着中国股市,并且成为逆转股市供求关系、摧毁股市估值体系、紊乱股市发展预期的最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指望股市能够出现奇迹甚至发生转折,实在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中国股市正在爆发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即使没有大小非问题,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中国股市再走牛市;即使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好转了,只要大小非政策不调整,不改变,中国股市也照样不会有牛市;在大小非与经济走势相互交织的负面作用下,这一轮的大熊市就会走得更深也会走得更远。
现阶段的市场分析,必须把握大小非与基本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离开大小非问题来看这个市场,就必然陷入重大误区。正如我曾反复强调的那样,现阶段的股市分析,以史为鉴不可鉴,因为中国股市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此规模的等待上市的大小非,也从来没有供求关系、估值体系与发展预期如此混乱的局面;以邻为鉴不可鉴,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欧洲股市,都没有如此规模和如此速度的市场扩容,在供求关系已彻底失衡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就都已彻底失去衡量和比较的基准和涵义;以本为鉴不可鉴,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好转,只要大小非问题没解决,股市仍然会继续其熊市进程,就像2001—2005年的中国股市那样。
一轮大熊市的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新手搁在山顶上;第二阶段,把老手套在山腰上;第三阶段,把高手折腾死在山脚下。现在的市场,很可能正运行在第二阶段。如果大小非政策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那么熊市的进程就会相当漫长也会格外惨烈,市场就很可能会经历破发、破净甚至破元以后才出现希望。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对这轮大熊市的严重程度与危害程度都不可低估,低估了,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市场投资带来深重影响,就会犯下难以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http://finance.ifeng.com/zq/jshq/200809/0905_924_767646.shtml
2008年09月05日 16:40中财网
典型的假突破行情?
敢问底在何方?六大见底特征必看
后市寄希望于"神奇之手"
反击取决于消息面是否有重大利好出台
沪指退守2200 下周或有企稳预期
请牢记恐惧与贪婪的故事
沪指收市重挫3.29% 心理关难抵全球小股灾
危机,危机,就是危中有机
未来两年内A股熊到1800点以下
典型的假突破行情?
提要:大盘今天的走势到底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判断管理层为什么今天要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其主要的意图是什么?
今天大盘有三个比较大的利空消息,在其打击下,上证指数跳空百分之三点多低开,之后不断震荡走低。上证指数以2202点报收,全天下跌了75点,下跌幅度是3.29%。深成指数全天下跌了209点,下跌幅度是2.8%。
从技术面看,今天大盘是明显的向下破位,如果是真突破的话,大盘将有可能步入新的下跌趋势中。但是,如果是假突破的,大盘也许会走出一段上升行情。
大盘今天的走势到底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判断管理层为什么今天要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其主要的意图是什么?
一、今天大盘在三大利空消息的袭击下,走出了破位下跌的行情
今天有三个比较大的利空消息:
其一、深沪交易所大面积修改新股上市规则。
修改中令市场非常担心是的:为大小非松绑,为境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预留空间。都被理解为重大的利空消息。
其二、招商券商发行新股,下周一过会。
而扩容从来就是中国股市的主要利空。
其三、美股大幅下跌近百分之三。
受这一系列利空消息的打击,上证指数跳空百分之三点多低开,之后不断震荡走低。上证指数以2202点报收,全天下跌了75点,下跌幅度是3.29%。深成指数全天下跌了209点,下跌幅度是2.8%。
大盘跌破了2245点这一个历史性的技术关口。
二、大盘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从技术面看,今天的下跌非常难看,跌破了2245点的带历史性的重要技术关口。技术分析的理论表明,一旦跌破这一重要的、历史性的技术位,将有一段趋势性的下跌行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的破位明显是在重大利空消息打击下,是比较典型的假突破行情的特点。
所以,今天的行情,实际上是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投资者又一次面临重要的判断:今天的跌破2245点,是假突破还是真突破?
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指导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策略。
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操作策略呢?
三、关键还是要分析:为什么管理层此时会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空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里,管理层是不断在出台救市的利好消息,尽管基本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是管理层希望股市能够走好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今天出台的这两个重大利空,明显与管理层近期的态度大相径庭。
而且,这两个利空政策,是证监会可以控制范围内的,是针对证券市场而出台的政策。不像提高存款保证金率、加息等等,主要由宏观经济决定的。什么时候该提高、提高多少,与证券市场基本关系不大。
为什么证监会在这种重要的时刻,出台这样具备实质性的、重大利空消息呢?
如果是管理层已经改变了近期的态度,认为:大盘目前还是有泡沫,还是应该继续下跌。那么,今天的破位应该就是真突破了,后面大盘应该是有一段新的下跌趋势了。
如果管理层今天出台的政策,只是正常的工作,并不代表其对股市态度的改变。那么,大盘今天的下跌也许就只是假突破了。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周末看看有关部门,是如何解释今天出台两个重大利空政策的意图。从而,准确把握管理层目前对股市的态度。 (广州万隆)
敢问底在何方?六大见底特征必看
在大盘跌破2280点后,市场中看空2000点以下的人士开始增多,空方明显地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但是,实际上我们说,虽然市场目前还没有探清底部,但是,要跌到2000点以下也非容易的事情。所以,跌到2000点以下,还要跌近三百个点,按现在的速度看的话还要最少要跌上一个月。如果考虑到前期大部分股票都经过了大幅度的杀跌,一些业绩不好的小盘股、题材股在中报公布期也出现了非常大的下跌,那么要跌到2000点以下并非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目前市场的下跌,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市场是运行在底部的区域之中,市场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二是在持续弱市,人气涣散的环境中,"价值"理念等到了深化,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不断降低为新的行情产生正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现在就是要关注底部的特征,时刻注意研判底部的到来,看一看底部离我们还有多远?
第一关注:宏观经济 见底指数★★★★
宏观经济的趋势及宏观调控的"松紧",对于资本市场影响是非常大的,2001年,就是因为宏观调控的开始让一波牛市行情到2245点嘎然而止,去年年底定调的"双防",让一系列从紧政策出台,股市应声大跌,头部形成,目前是定调在"一保一防",至少从政策面上减少了对资本市场的空袭预期。
第二关注:证券化率 见底指数★★★★
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证券化率约为100%,美国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的160%二英国占135%,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化率为64%,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证券化率越高,就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从大约只有周边国家证券化率6成的现状看,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际市场的经济地位,有利于支撑重新走强的根基。
第三关注:股市跌幅 见底指数★★★★
目前股市据6124点相比已经跌幅在64%,而日本的日经225指数从1990年1月的37189点到2003年4月最低点7831点,13年来最大跌幅才是78.9%,目前日经指数为13000点左右的,上涨幅度为66%走有,同时我们在来看看新加坡STI指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从1996年1月的2449点到1998年的856.4点跌幅为65.03%,而目前新加坡STI指数为2800点左右,上涨幅度为230%,而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从1997年7月16365点到1998年8月的7275点,跌幅为55.55%目前恒生指数在23200点左右,上涨幅度为220%,与此,我们在关注和分析我们目前的市场,沪市子1992年以来,上证综指最大跌幅为1994年,2001年,2002年,跌幅分别为22%,21%,17%目前的股指10个月就有64%的跌幅,可见杀伤力度之大,已近接近新加坡亚洲金融危机的最大跌幅了,而如此大的跌幅过后出现大底的概率已成必然。
第四关注:换手率 市净率和市盈率 见底指数★★★
从8月14以来基本沪市的地量在200---300之间,用算术平均法来换算出的换手率也在1.6%左右的,而在2005年12月5日出现行情启动时间地量的换手率为1.23%,就单纯的比较地量和低价的说法,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偏低的整体换手率的前提是股改后流通的市值在扩大,目前就单纯比较上海单市的总流通市值就达到3.87万亿元,就此推算的换手率也是很难证明目前是低价的结论了,可见反弹还需时日。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市盈率,目前沪深A股对应的平均市净率为2.5倍左右,在2005年6月6日股指跌破千点时刻上,两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6倍左右,而美国标普500的市净率在1998年-2008年10年间均为2.3倍以上运行,从着个角度出发,A股基本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后市要担心的就是,在宏观经济影响下个股的净资产因业绩和公允资产价值损失而产生缩水。这点要具体事情具体来分析和对比,在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市场的市盈率,截止到目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7.93倍,深市平均市盈率为19.84倍,中小企业版平均市盈率为27.05倍,而在2005年6月6日股指当时跌破到1000点下方时,两市平均市盈率为15.42倍,而目前美国道琼斯平均市盈率为17.72倍,因此单纯从市盈率的横向和纵向去比较,确实很接近,但目前的市盈率计算的基础是去年的包含高投资收益的个股业绩,并且下半年很多个股业绩受宏观影响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所以,单纯去衡量市场的市盈率可能代表的意义不时很大。
第五关注:供求关系 见底指数★★★
2008年,来自券商集合理财,央企投资,养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上市公司,新发基金,新批QFII等新增资金的极限供应量为2。1万亿元,就是中国南车的IPO情况来看,目前市场的纯量资金在2万亿元左右,而在2008年全年将有800亿股各类现售股解禁流通,在8月份是全年的最高峰,当时解禁市值在3000亿左右,尽管70%左右的"大小非"是国有股,但即使是30%的"心急火燎"的小非解禁股,对应目前每天300多亿的成交量来分析,消化这样的压力是很大的,不过供求的关系的波动是受市场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旦市场好转起来,资金供应就迅速增大,就目前而言,向通过资金推动起来的反弹还是维持尚早,但共给资金相对平衡也说明目前就是底部区域,深跌的可能性基本越来越低了。
第六关注:平均股价 见底指数★★
目前全部A股的算术平均价为8.85元左右,2005年6月大盘跌破1000点时刻上,A股平均股价为4.6元左右,在此时市场中低于3元的在30只左右,低于2元的基本没有,在2005年6月,两市1元的股票有65只,当时ST广夏每股只有0.97元,而在目前的情况中,超过100元的只有1只,最贵的为贵州茅台,就昨日收盘价为129元左右,而当时在2005年6月分是没有百元的股票,当时贵州茅台股价为42.19元,要是全方位对比来说,目前已经有34只股票股价跌破2005年6月大盘创下的998点的水平,但从整体的额情况分析,目前A股的平均股价仍远远高于千点时刻股市的一倍以上,提出大盘股的上市对于股指的虚增影响以外,估计股价似乎仍有下跌空间,盲目的超跌仍不可取,积极的全仓位买进等待大的反弹也是过于冒险,及此我们认为市场尤其自身的规律,应该波段操作,灵活面对市场可能更实际。
综上所述,就市场本身的特性看,近期个股的强弱十分明显,一些估值偏高的中小企业板、高价股、蓝筹股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成为市场主要的杀跌动能,一批刚刚上市的股票已跌破了发行价。从下跌的股票中我们看到,市场在进一步强化价值投资的理念,这也会使市场投资人在理念上有更好的认同度。虽然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这种以价值估值股票价格的理念会进一步强化,市场因此而引发的结构性调整也好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看到一批股票经过连续的大幅下跌后已有了反弹的要求。当然,一些政策面的不明朗因素,仍会对市场的反弹构成阻力,我们还要注意政策面的变化。在政策面没有实质性向好时,即使是底部就在我们的面前,还不应盲目的乐观。就当是今年一次不错的减少损失和调仓换股的一个绝佳的时段吧。(国元证券)
请牢记恐惧与贪婪的故事
今日大盘如期击穿2245点以及2200点整数关口,美股大跌以及交易所上市规则的修改成为中国股市完成这伟大一破的"推手",市场已经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股改彻底失败了,到了该纠错的时候了。整个市场顿时安静了,早盘下挫后基本上一天都保持横盘,这样的走势说明大家都在观望,一些机构开始尝试性的建仓。本栏认为2245的有效下破需要三个交易日的技术确认,由于上证指数跌幅已超过64%,因此破位后的技术反弹随时可能发生。
对于股改我们分析了很多,是否成功看市场走势就一目了然了,我们不否认,大盘从6124点跌到现在的2200以下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大小非问题,减持规模多寡其实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它改变了所有投资者的预期,在外围环境以及经济面大幅动荡的前提下,这样的预期是致命的。昨晚媒体报道交易所大面积修改上市规则,部分股份解禁期以缩短至一年,这样的规定显然是在制造新问题,新股发行制度确实存在太多的弊病。
市场情绪是很可怕的,这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特点,有些人会很奇怪,为什么一些所谓的分析人士说的那么准,说跌到那里就跌到哪里?其实这很好理解,在一个趋势形成后,顺势的讲法是很容易对的。特别是到了一定的跌幅后,市场所有人都找不到方向后,一些有影响力的观点,只要是顺应趋势的都会左右市场的情绪,某些人(不管是何背景)只要讲对了(甚至可以没理由),可能基金都会受到影响,当年中金的千点论就是这样神奇实现的。
目前市场情绪已从恐慌进入到极度恐慌阶段,在市场上突出的表现为基金重仓股的持续暴跌,跌穿2245点之后,这种情绪可能会被放大,据调查超过七成的投资者认为要继续暴跌至2000点之下,在市场情绪失控的环境下,盲目预测点位本身就是徒劳的。本周末的消息面值得重点关注,股改政策的纠错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两大重要关注点。操作上请牢记恐惧和贪婪的故事,盲目跟风杀跌并不可取,在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以静制动。(倍新咨询)
韩志国:中国股市正在爆发全面危机
2008年09月05日 18:01 凤凰财经
http://finance.ifeng.com/zq/zjdp/200809/0905_930_767765.shtml
进入9月的中国股市,在舆论的一片看好声中迭下台阶,走出了空前的大跌行情。在有效击破2245点的上一轮牛市的顶部以后,股市的所有支撑位都已告破。如果管理层沿着既有的监管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这一轮的长期大熊市就将深不见底,市场究竟会跌到何种程度,实在是难以把握也难以判断。
客观地说,现在中国股市正面临着18年来最严峻的形势。国际经济冰天雪地,国内经济寒流滚滚,经济脉搏难以把握。从国际经济来看,世界经济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次贷危机、前所未有的物价上涨、前所未有的美元贬值、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波动,这些负面因素正组合在一起,相互推动地袭扰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从国内经济来看,宏观政策举步艰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都面临困境;人民币升值的正面作用正逐渐消失而负面效应已经全面显现;通胀 —滞胀—通缩的压力都或隐或现并且很可能交替地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经济的变数前所未有并且压力空前;成本上升、资金困难与行政管制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形成层层钳制,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会不会调整,通胀压力会不会减弱,价格管制会不会放松,经济拐点会不会出现,都成为关乎整个经济和股市走势的现实问题和重大难题,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着股市的运行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没有大小非问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国际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中国股市再走牛市;而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大小非像一座座大山和一个个堰塞湖压迫着和威胁着中国股市,并且成为逆转股市供求关系、摧毁股市估值体系、紊乱股市发展预期的最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指望股市能够出现奇迹甚至发生转折,实在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中国股市正在爆发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即使没有大小非问题,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中国股市再走牛市;即使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好转了,只要大小非政策不调整,不改变,中国股市也照样不会有牛市;在大小非与经济走势相互交织的负面作用下,这一轮的大熊市就会走得更深也会走得更远。
现阶段的市场分析,必须把握大小非与基本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离开大小非问题来看这个市场,就必然陷入重大误区。正如我曾反复强调的那样,现阶段的股市分析,以史为鉴不可鉴,因为中国股市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此规模的等待上市的大小非,也从来没有供求关系、估值体系与发展预期如此混乱的局面;以邻为鉴不可鉴,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欧洲股市,都没有如此规模和如此速度的市场扩容,在供求关系已彻底失衡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就都已彻底失去衡量和比较的基准和涵义;以本为鉴不可鉴,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好转,只要大小非问题没解决,股市仍然会继续其熊市进程,就像2001—2005年的中国股市那样。
一轮大熊市的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新手搁在山顶上;第二阶段,把老手套在山腰上;第三阶段,把高手折腾死在山脚下。现在的市场,很可能正运行在第二阶段。如果大小非政策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那么熊市的进程就会相当漫长也会格外惨烈,市场就很可能会经历破发、破净甚至破元以后才出现希望。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对这轮大熊市的严重程度与危害程度都不可低估,低估了,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市场投资带来深重影响,就会犯下难以挽回的历史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