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com > 读物 > 财智 > 财经评论 > 正文
编号:49639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5日
    时寒冰:中国股市为何总是暴涨暴跌

    http://stock.jrj.com.cn/invest/2008/09/0510591862659.shtml

    2008年09月05日 10:59 新财经

    文/时寒冰

    管理层一直在强调“防止股市大起大落”。但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现状,使这种愿望化为泡影。

    那么,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根源在哪儿?

    回顾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几乎每一次股市的大涨与大跌,都是人为干预造成的。

    在股市上涨时,有关部门及官员如坐针毡,担心形成巨大的泡沫,便出台调控措施打压,抑制股市上涨。如1996年10月起,监管层连下“十二道金牌”,抑制股市上涨。

    但是,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泡沫有多少?有关部门及官员,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和判断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并以此出台干预股市的调控政策,这种草率态度,在全世界都难找出第二个。世界上所有的证券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都是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关注的是游戏规则的刚性和合理性,确保每一个交易者都在同一规则下博弈。而我们的证券监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功能——确保游戏规则的公平和刚性。把“不务正业”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一方面,政府干预股市的冲动极其强烈,而这种干预本身不受外界的监督与制约,导致老鼠仓在暗中顺利完成嫁接过程——每次干预政策出台之前,股市异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政府忽略了对市场交易公平、公开、公正制度的构建,导致市场漏洞百出。而这些漏洞被强势利益集团充分利用,敛取钱财,掠夺普通投资者。因此,每一次权力干预股市的过程,既是股市剧烈波动的过程,也是散户投资者受损的过程。

    在政府认识到股市有泡沫后,出台强硬措施,但因此造成股市持续暴跌后,有关部门又会心生恐惧,担心股指持续低迷,担心融资功能丧失,又出台救市措施,导致股市暴涨……中国股市发展至今,一直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沉浮。

    政府痴迷于干预股市所带来的快感中不能自拔,而有关官员则因为有幸成为干预政策信息的提前获得者,通过老鼠仓,通过提前买进或卖出操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股市暴涨暴跌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潜在的巨大的腐败行为。对权力持有者而言,这种腐败较之于接受几十万元、几百元的贿赂,显得更为诱人。

    如果没有去年“5?30”对股市的重创,就不会有6124点的报复性上涨创下的历史高点;如果没有新股的密集发行与解禁的“大小非”对股市的重创,也就不会导致中国股市此轮超过50%的大跌。股市的暴涨暴跌,从根源上看,是权力不当干预的结果。

    权力的职责是营造一个公平交易场所,让内幕交易者付出远远超出其收益的巨大代价。但是,当权力痴迷于调控与救市,当权力通过调控与救市获取巨大利益,不仅导致并加剧了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彻底丧失。因为,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政府其实也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利益主体,当它携带强大的权力资源与其他市场主体展开竞争,谁会是对手呢?谁又有资格充当政府的竞争对手呢?

    中国股市要避免大起大落,必须规范政府随意干预股市的行为,它必须重回自己的职责,即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让所有的投资者公平博弈。同时,依法严厉查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不法行为,勒令那些不遵守股改承诺,在财务报表中造假的上市公司退市并承担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才能真正避免大起大落,中国的投资者才能真正分享股市发展带来的收益。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的市场才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也只有这样的市场,才有希望和明天。

    时寒冰 《上海证券报》评论主编

    


    证监会凭什么不救市

    http://stock.jrj.com.cn/invest/2008/09/0511241863193.shtml

    2008年09月05日 11:24 金融界网站

    曹中铭

    投资者又被“证监会召集基金公司开会救市”的传闻忽悠了一回。事实上,市场都在盼望来自监管层的救市措施,毕竟股指下跌的幅度超过62%,即使是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的跌幅也高达57%。并且,这还是在短短的八个月之内完成的。

    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损失惨重,整个市场的信心已经崩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救不救市,主动权掌握在监管层的手上。投资者目前唯一的办法只有等待,或者仍然遭受套牢的煎熬。

    但显然监管层并没有救市的意识。在“市场化”的大旗下,我们看到的是监管层在睁只眼,闭只眼。日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文章,更让投资者感觉到,证监会是不会救市的了。除非股市再次连续出现非理性的暴跌,或者另当别论。

    尚福林在《中国金融》撰文,其题目为《统筹兼顾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通篇看,也就只是年中证券期货监管工作讲话的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市场期待已久的融资融券制度、股指期货等,至少在目前看来还犹如镜中花、水中月。而关于大小非的问题,证监会的相关人员已经表态:不征收暴利税,不改变现行的大小非政策。至多也就是来个“二次发售”,或者伴以可交换债券的方式而已。

    以“市场化”的名义为幌子,认为市场的问题应该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在股市已陷入困局的背景下,这可能吗?实行“市场化”,那也应该是在股指平稳运行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可目前A股市场因暴跌已经失去了“再生”的能力。而且,透过证监会所谓的“市场化”,也凸显出其监管能力的低下,对市场极端不负责的态度,并且,在真正维护市场稳定方面,证监会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不错,A股终有一天会步入“市场化”,但决非现在,况且股市已跌得面目全非。退一步讲,如果市场的问题让其自生自灭的话,那为什么去年低价股疯狂时,监管层又要来一声“半夜鸡叫”?为什么在去年股指泡沫吹大时又突然停止了新基金的发行?为什么这个时候又不是让其“市场化”了呢?

    可见,目前的“市场化”,仅仅只是在证监会调控下的“市场化”而已,“市场化”已成为监管层掌控市场的工具。因此,监管层的“市场化”,本质上是“伪市场化”。

    尽管如此,这也不能成为证监会不救市的充分理由。客观地说,股市步入目前的格局,作为监管者的证监会是有责任的。首先体现在当初股改的制度设计上,大小非的后遗症导致市场不堪重负,就是由于股改的急功近利造成的。股改虽然基本完成,但其后续效果却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消失,并且,此种影响在今后还会被放大。另一方面,监管上的不足同样难辞其咎。市场利益再分配机制的失衡,成为投资者信心丧失的根源。无论是新股发行的“现金为王”,还是上市公司的首发新股与再融资,以及大小非的套现上均莫不如此。

    当前的股市早就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冀望市场实现咸鱼翻身,无异于自欺欺人。正如“半夜鸡叫”扭转了低价股的疯狂,并将其打得趴下一样,只有通过外力的作用,股市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证监会又凭什么不救市?

    “政策市”的阴霾从来就没有散去,即使在目前亦同样如此。想想看,从股改启动后的牛市行情以来,“有形之手”仍然在挥舞。既然如此,监管层又何必忌讳于所谓的“政策市”而将“市场化”作为“遮羞布”?在事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与整个市场的大局利益上,监管层又怎么能无动于衷而不闻不问呢?难道说某些小打小闹式的“治市”措施,真的能够达到救市的目的?

    


    黄湘源:股市维稳不等于只治不救

    http://stock.jrj.com.cn/invest/2008/09/0511401863679.shtml

    2008年09月05日 11:40 《新财经》

    文/黄湘源

    在举国欢庆奥运开幕之际,沪指却跌破2500点。投资者已经对“维稳”政策表示了失望

    “只能治市不能救市”,是某位有影响人士历来喜欢的说法。若把近期说了无数遍的“维稳”乃至“全力维稳”,并不是进一步“救市”的信号,而是“只治市不救市”的代名词。那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市欲稳而跌不休”也就不难理解了。

    曲解的市场化

    救市还是治市?这样的争论不是发生在美国,而发生在中国,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奇怪。美国资本市场号称是成熟的市场,但当市场难以自救的时候,美国政府的救市只需要考虑出手的时间、力度和方法,而不需要犹豫。政府出手拉市场一把,只是为了让市场更好地发展,并不意味着将市场收归国有。这并不违背市场化原则,也没有远离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宗旨。

    中国股市比发生了次贷危机和“两房”危机的美国股市跌得还凶,“救市”反而招致“非市场化”之非议,而“只能治市不能救市”,公然成了一面招摇过市的旗帜。

    其实,当人们陷于“救市”还是“治市”的争论时,不该忘记一个最重要的基本事实或基本前提,就是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目前并没有改变。市场走势同经济增长趋势的严重背离,使投资者非但无法分享国民经济成长成果,反而还要为嫁祸于人的美国次贷危机和“两房”危机埋单。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救市”是当务之急,“治市”是久安之道,两者不能偏废。说“救市”不忘“治市”还差不多,怎么能说“只能治市不能救市”呢?

    对于“政策市”的中国股市来说,“救市”就是纠错,是对前期不惜用加倍征收印花税打压投资者热情,并放纵IPO和再融资吞噬股市流动性的非市场化政策的纠正。可是,“只能治市不能救市”却曲解了“市场化”。一提到“救市”,就会被理解为行政托市,是违背市场化原则,是倒退。连规范“大小非”减持也被说成是对市场化的背信。甚至说,“救市”就是劫贫济富,是牺牲市场利益救投机势力。说穿了,这不过是把投资当投机,视股民为盲民。一边是反对救中国自己的股市和房市,一边又竭力提倡动用中国外汇储备去配合美国政府救次贷危机救“两房”危机。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化吗?

    危险的非市场化倾向

    “治市”同“救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由于行为主体的一主动一被动,“其错在我”不仅变成了“其错在你”,而且,“你要求我纠错”,也就变成了“我帮你纠错”。将由于政策定位错误和利益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市场问题,一概归咎于市场投资者的好赌,用投资者教育代替依法监管,让“买者自负”为信托责任的失责打掩护。这就意味着,无论市场出了多大的问题,管理层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问题当成政绩,而投资者还得忍气吞声继续为“政策市“的失误、为大股东的贪得无厌、为不明真相的利益输送埋单。

    目前,积弊甚多的中国股市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治市”:“大小非”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一切地减持,部分高管宁愿辞职也要套现,需要“治”;吉林制药(000545行情,爱股,资讯)、立立电子、海虹电子之类的庄家们明目张胆地操纵重组、操纵上市、操纵业绩和股价,需要“治”;王小石、王大石(即王益)肆无忌惮的权力寻租,需要“治”;董正青、任淮秀的内幕信息交易,需要“治”;基金的“老鼠仓”需要“治”,不惜当黑社会也要砸盘,这更需要“治”。对于问题多多的中国股市来说,更需要严刑峻法的“治市”。但是,并不意味着股市只能停下来“治”,更不意味着“治市”可以代替“救市”。如果股市光靠“治”就可以治得好,还用“救”么?没有一个经济发展保持平稳的预期,没有一个可以让市场恢复信心的局面,想“治市”也“治”不下去。如果非要等到来不及“治”了再“救”,跟“见死不救”又有何异?

    如果“治市”就等于强化行政干预,把本该自我规范的自治和自律,一律用行政法规文件的形式越俎代庖,势必要把股市“治”死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这正是隐藏在“只能治市不能救市”背后的真实倾向,那么,就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非市场化。对于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治市”治出政策市的进一步强化,也决不是什么利好,反而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更大的利空。

    消极维稳不如积极维稳

    “只治市不救市”是消极的“维稳”,“市”未必治得好,“维稳”也难免稳不住。“救市”则是给股市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一个在发展中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条件。同时,也是创造一个更好地进行“治市”的市场化基础。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消极维稳都不如积极维稳。

    中国股市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恰恰相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股市的变化不仅是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业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中国股市的问题不仅是十多年背离整体经济持续增长趋势,而且在“晴雨表”功能稍有体现的时候就“叶公好龙”,惊慌失措地大呼起“泡沫风险”。这正是“政策市“的最大弊端,是中国股市背离市场化原则最主要的表现。在市场整体市盈率只有20倍的情况下,“救市”的首要意义就是挽救股市的“晴雨表”功能,让投资得到回报,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一目的达不到,决不应轻言放弃“救市”,更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在这个意义上说,“救市”不仅是积极的“维稳”,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治市”。

    市场化并不是不“救市”,只是不主张用简单的行政“救市”代替市场的自救。如果“救市”可以帮助市场恢复自救的能力,即使是成熟市场的政府也不会简单地反对或排斥“救市”。在这方面,最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救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不过,美国政府的做法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给举足轻重的市场主体注入活力。这就使“救市”行为在兼有“维稳”作用的同时有了某种“治市”的意味。不同的是,我国的主要市场机构大多已经先行一步进行规范性整治,在这次股灾中虽然也蒙受了一定损失,但元气未伤,通过有意识的政策扶持和规范引导,不难让他们成为奋起自救的市场主力。当然,要使基金成为市场稳定器,光靠喊口令不行,迫使他们成为IPO和再融资托市的工具更不行,重要的是让基金回到市场,尽到其对委托投资人负责的信托责任。

    平准基金入市,固然可以“救市”,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可能给解套资金一个逃跑的机会,弄得不好,会越救越糟,还会成为反救市论者的口舌,这是需要格外谨慎的。目前,在指数做“俯卧撑”之际推出股指期货,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救市效果,还可以顺理成章地将“救市”行为纳入市场行为的轨道。

    经过十多年发展的中国股市,一直是在政策干预下跌跌涨涨,而忽视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放弃过多的人为干预,“救市”和“治市”,才能一举两得,这就是积极维稳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