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com > 读物 > 财智 > 股民文化 > 正文
编号:49448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3日
     尚福林应该对非典负责——管理层会否考虑三大政策救市

    一和家家

    如果可以将成就本轮大牛市行情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称之为功臣,那么,这位功臣就应该对目前困扰沪深两地市场的“大小非典”负责。

    尚福林获得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应该说众望所归,上证指数从998点一路飙升至6124点,升幅超过五倍,这位山东大汉功不可没。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其功勋卓著就忽略其曾经犯下的错误,就像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曾经带领中国劳苦大众迎来了公元一九四九年,而十年浩劫留给人们的记忆同样是惨痛的。“受命危难之时,运筹帷幄之中。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望闻问切,用一剂良方医治多年顽疾,推动资本市场发生历史性变革,用指数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评委们给尚福林主席的颁奖辞。不知今天尚福林主席面对大小非违规减持行为前仆后继,面对这一段溢美之词作何感想。“或是尚福林满腹妙计安天下,或是真如其名所言‘福临’赶上了好时辰……股市是财富增长最直接的晴雨表,在新中国证券市场18年的历史中,2007年是个最敞亮的艳阳天。在这艳阳天里,若要请出一位英雄来接受大家的欢呼,来承受大家的欢乐——当然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一家影响颇大的财经网站甚至不惜把英雄的光环套到尚福林主席头上,是恭维还是拍马屁?好像都不是。实事求是说,没有尚福林就没有过去二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那么,尚福林主席在充分享受荣誉光环、在慷慨接受人们顶礼膜拜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中国股市要为此付出代价?而自己也要对股权分置改革留下的后遗症负完全责任?答案同样是肯定的——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2006年4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自去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改革认识进一步统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股改工作进展顺利,股改难题稳妥破解,改革环境逐步改善,改革成效初步显现……2008年4月20日,证监会发布规范大小非解禁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2008年4月22日,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累计跌幅超过50%;2008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次日,沪深股市爆发全面井喷行情,两地股指涨幅均在9%以上,九成以上个股涨停;2008年4月29日,上证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宏达股份两个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账户,当日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分别减持了751.36万股和696.23万股,减持数量占宏达股份总股本比例分别达到了1.46%和1.35%,违反了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至此,历时三年整的一个大轮回暂时告一段落,中国股市也完成了一次大喜、大悲的起承转合。

    回顾三年来中国股市走过的大牛、大熊历程,我们能发现什么呢?我们发现,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7年下半年,A股估值一路上扬,市盈率从15倍提高到50倍,A-H股差价扩大到50-100%之间,反观本轮大牛市的推动力,除了宏观经济向好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之外,股改这一特定时期的附加推动力显然不可忽视。然而,这一切“繁荣”的假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大小非解禁而有所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小非流入市场,原有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游戏规则被重写,基金、保险、社保、券商等所谓的市场主力资金占有的总市值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减弱。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将有15.83%的大小非进入解禁流通,其中大、小非的比例各为50%左右;2009年,将有38.62%的大小非进入解禁流通,其中大、小非的比例分别为80%和20%左右;2010年,将有45.55%的大小非进入解禁流通,其中大、小非的比例分别为95%和5%左右。按照2008年4月17日的市值计算,解禁股市值约为2.23万亿、5.45万亿和6.42万亿。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即使叫停新股发行上市,杜绝老股任何形式的增发扩容,单是消化大小非解禁就需要14.1万亿元资金,而在牛气冲天的2007年,融资额全球第一的中国股市,新股发行也不过4470亿元。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早在2006年4月,一向说话严谨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谓的“股改难题稳妥破解,改革环境逐步改善”不过是一句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时至今日,股权分置改革最大的隐患——“大小非减持”问题像海怪一样浮出水面,特别是沪指跌破4500点以后,大小非疯狂抛售更是像非典瘟疫一样肆虐地摧残着中国股市,整个市场环境糟糕到了极点,稍有风吹草动,恐慌抛售情绪便会大面积发生。而在中国证监会亡羊补牢般地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之后,大小非违规减持行为则更是到了穷凶极恶、狗急跳墙、顶风作案的地步,宏达股份、冠福家用、开开实业等数名法人股东相继以身试法,违规减持行为呈现愈演愈烈、前仆后继的趋势。

    回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伊始,几乎所有的散户投资者都深信不疑:股改完成后,大小股东的利益将会趋向一致。然而事与愿违,而今,多数大小非摇身一变成为零成本的“空军总司令”,数以亿计的中小投资者却因为股灾惨然发生套牢或严重套牢,究其原因,谁之过?难道说不是股权分置改革留下的后遗症铸成的大错吗?难道说不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始作俑者——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工作不力铸成的过错吗?

    固然,大小非参与股权定价才刚刚开始,主要还是以单一做空为主——在既有盈利丰厚情况下,他们的做空动能相对较大,而随着市场整体估值趋向合理,其做多动能将会逐步显现;固然,中小投资者投资中国股市造成亏损或严重亏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大小非像非典瘟疫一样疯狂抛售导致股灾惨然发生,不能不说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吧?那么,谁该为此负责?难道说尚福林主席领导下的中国证监会不该为此做出应有的努力吗?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是也。

    值得欣慰的是,继《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之后,中国证监会对违规减持行为也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而在地震灾害发生的当晚,证监会则再次表态,大小非违规减持将严格依法追究责任,具体将根据案件的性质、类型决定处罚力度,不能说大小非违规减持存在法律空白,涉及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等问题的,将会严格依法追究。随后几个小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近期已推出新修订的《限制交易实施细则》,有违规减持的,限制交易的时间将从“不超过十五个交易日”改为“不超过三个月”。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可达一年。

    虽然这些表态还不足以遏制大小非疯狂抛售对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以尚福林主席为核心的中国证监会“知错就改”的负责态度还是非常暖人心的。而政策面的这种积极态度和稳定市场的明显意图,无疑会为后市行情向好发展奠定较好基础。况且毛泽东他老人家也曾经说过,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证监会、不相信尚福林主席会对大小“非典”负责呢?

    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这和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公布打劫性圈钱计划有什么两样呢),上证指数从1558.95点狂泄至1994年7月29日最低325.89点,跌幅高达79.10%;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大“救市”政策(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引爆“八月狂潮”,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高达215.33%。

    那么,在“百日股灾”惨然发生后的今天,在降低交易印花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在地震恶魔肆虐川渝大地的节骨眼上,中国证监会会不会从长远考虑再度出手《三大“救市”政策(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年内暂停大小非解禁;年内暂停上市公司再融资)》?或许会,或许不会。至于有没有这种必要,恐怕只有尚福林主席心里最明白。

    如此,和博友们共同期待着“八月狂潮”如期而至。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一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