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com > 读物 > 财智 > 博客文选 > 正文
编号:4907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3日
     [原创 2007-06-04 00:50:23 ] 发表者: 疑问的斑马

    我虽然写了两篇关于股市的文章,但自己却是个不太懂技术的股民。总是跟着别人炒股,其实不应该说是炒,而应该说是焖,因为我不太懂看图,不会看资料,所以朋友给我推荐的股票,只要我感觉不错,就拿几个月。今年就是从3元把天山纺织一直焖到10元。炒短线换股其实才一个多月的事。但因为两篇文章,就有不少懂股票的朋友加我好友,趁机到他们那里学习了一下。比如刚才就去yelowgen好友那里看到一篇《冰山一角 并非虚构(主力机构操盘内幕)》,这才知道各机构操盘的一些秘笈。而细细看来,这次股市大涨大跌,政府管理部门正是采取了机构操作个股的方法。因为各位看官这些知识大概都比我丰富,我就不细细讲来了。

    按时下的传言,社保基金等早已经接了清仓的通知。我敢说,单就决策者来说,这倒不是出于什么私心,而是为了保住几亿人的最低限度的保障。意思是,即使股民破产了,还有最低保障金、养老金等养你呢。你可别想不开去跳楼。再说社保基金这几年的负面新闻太多,如果再发生亏欠,也不好再向人民交代。还有社保基金可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还有点取富济贫的意思。取之于小康、中产的股民,补贴吃不起猪肉的平民,更是为广大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还有几万亿的市值一蒸发,前段时间因为部分贫穷点的股民改善生活大量需求的猪肉估计也会因为需求不足开始降价,还是拿我来说,本来6.1日是俺和老婆相识10周年的日子,本来想给她买个钻戒,现在套在手上的却只是一个白金指环了。而此前我对股民们的观察也是如此:股市在上扬过程中,大宗消费品的消费会收缩(房子、汽车),而日用品特别是食品、玩具、服装、家用电器的消费却会增加。抑制了消费抑制了刚刚开始的通货膨胀苗头,这也许才是这次决策者调整的原因,他们一定也满意这次调整所取得的效果。

    如果单从短时期的效果看,这次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实现这个目标。但同时,也产生了几个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严重影响。首先是决策机构的公信问题,如果下周股市继续调整,我估计某些机关的网站就该被黑或是被唾沫填满了,甚而引起社会问题。其次是对股市和股民的消极影响力,老股民会重提政策市,新股民会对投资失去信心。而继续调整后,股民的身心健康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次调整,最后的受害者有可能也不仅仅是被套牢的股民,也许政府最后不得不接股市的最后一棒。

    设想一下大盘未来的走势。

    一种可能是,机构趁机建仓,领导“死了都不卖”的股民,继续上冲5000,6000点,但继续上冲不会再是鸡犬升天上涨,这也许是股民认可的最好结局。这次大跌,作为一个调整,也许会让股民跟随股市走向更加成熟。

    二种可能是,股市宽幅振荡,指数股轮番护盘,垃圾股阴跌不断。指数不跌,市值大减。

    三种可能是,股市崩盘,引发国内资本市场及国际股市的连锁反映,引发象10年前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的衰退。

    第三种可能显然不是政府所希望的,但现在却有崩盘的迹象,真要如此,政府就只好行政干预和动用国家储备护盘的办法了。

    第二种可能也许是政府希望的。但也未必如此,如果股指长期振荡,对已获利不少的次新股民、私募基金,可能就会抽身而退。即使政府动用资金护盘,外抽资金也会对呆坏帐拖累的银行,造成极大冲击(利率留不住存款),为了应付提现压力,政府只有多发行纸币,又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上调利率,则会对下跌的股市落井下石。

    而第一种可能,一种是象以往每次调整一样,股指鲤鱼打挺后高歌猛进,这个不是政府希望遇到的,现在看来也不太可能了。而只有适当调整后,引导股市热点转换,小步前进。这才是最健康的股市。

    但不管以上走出哪种格局,或者决策者得投入资金(可能象当年保卫香港股市一样)。或者得应付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反正调整和调整的后果不会是刚刚开始,也不会马上结束。这就需要决策者更高的智慧和更民主公开的政策披露。毕竟过山车虽然刺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