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物 > 励志 > 管理 > 正文
编号:48415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6日
     “小猪躺着大猪跑”给了竞争中的弱者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并不是最佳状态。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边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

    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

    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

    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自己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一半的分量。结果是大猪小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两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和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而且因为竞争不激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

    投食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对于游戏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小猪躺着大猪跑”给了竞争中的弱者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到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的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这相当于“智者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

    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像“智者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

    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像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方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既节约了成本,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从一方面说,对于企业,或者成长中的企业,在可供支配的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经营者最为基本的素质。一个经营者首先应该进行一项精致的核算:在品牌领先的预期收益、品牌的投入费用和进行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坐等大企业将市场开发成熟所能取得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以确认哪种方案更有利于企业。

    高明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智者博弈”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