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5日
有了圆明园,中国人就会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让我们记住圆明园,有空去看看圆明园。夜深人静,打开一本《寻找失落的圆明园》,我们就会感到一种份量,不再轻狂,不再浮躁,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不会失去人生的意义。圆明园是一面镜子,照见荣辱兴衰,多少繁华寂灭,唯有亡国之痛,善恶真伪,足以消除一切颠倒梦想。
中国:无法忘却的圆明园!
张正春
已经好一阵不再想圆明园的事了。
最近在北京看到了两本新书: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寻找失落的圆明园》(汪荣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一本是法国人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伯纳.布立赛著,高发明等翻译,浙江古籍出版社)。法国人的书主要是对于历史的搜检和旁观,虽然充满同情和反思,毕竟没有切肤之痛,无论用多么残酷的形容词,说的话总是显得有些“轻松”。作为中国人的历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寻找失落的圆明园》中,虽然保持了历史学家的冷静与检讨,虽然词语平淡简练,然而,字里行间无不激荡着难以抑制的民族情感。
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心情无比沉重,辗转反侧,开卷再读,无比痛惜的感受难以自解,终于决定写几句话,向朋友们推荐这两本书。
轰动一时的2005年的“圆明园事件”已经和那些“塑料防渗膜”一起沉寂在圆明园湖底,一切都似乎过去了。没有人再为圆明园而争吵,没有人再关心圆明园的命运,圆明园又一次恢复了它固有的宁静与荒芜。几天前,我又一次来到圆明园,初冬季节的圆明园,却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秋色,凄美而悲壮。游客稀少,水中的鸟儿也很稀少。回顾今年的圆明园,喧闹之极,冷清之极,世态炎凉之后,更显出圆明园的神韵,圆明园就是圆明园,任何外在的热闹对于她似乎都没有意义,圆明园是不易被改变的。
圆明园对于中国已经是一种永恒的纪念,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是无法忘记的。圆明园在我们的梦里,圆明园被载入史册中,圆明园将会永远保存在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圆明园,中国人将更加坚强;因为圆明园,中国人会多一些冷静。真正的中国人,不会因为圆明园被焚毁而失去自信与自尊,恰恰相反,一百多年以来,无数中国人深受激励,奋发图强,终于有了中国的独立和繁荣。然而,今天的中国,在和平繁荣的生活中,有些人已经陶醉于腐败的享受中,浅薄而又浮躁,狂妄无耻,自以为是,忘记了历史的伤痛,热衷于财富的追逐,这真是莫大的悲哀。难道我们已经忘记了圆明园?
圆明园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强国可能衰落,富国亦可贫困,财富与权利,荣誉和地位,都是可以瞬间化为灰烬的。一个人,一个国家,不能失去理性和智慧。如果中国崛起与中华复兴只是意味着欢乐和喜庆,意味着一些中国人得意忘形,那么,圆明园就是一个有效的提醒。保持沉着冷静,保持远大目光,记住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来日方长,我们无法轻松说成功。
有了圆明园,中国人就会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让我们记住圆明园,有空去看看圆明园。夜深人静,打开一本《寻找失落的圆明园》,我们就会感到一种份量,不再轻狂,不再浮躁,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不会失去人生的意义。
圆明园是一面镜子,照见荣辱兴衰,多少繁华寂灭,唯有亡国之痛,善恶真伪,足以消除一切颠倒梦想。在圆明园面前,一切成败得失都会失去重量,所有浅薄的评论都会失去意义,我们只有深思,这里能够帮助我们深思。
保持深思的修养,保持敬重的态度,这不正是一付人生良药吗? (张正春)
中国:无法忘却的圆明园!
张正春
已经好一阵不再想圆明园的事了。
最近在北京看到了两本新书: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寻找失落的圆明园》(汪荣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一本是法国人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伯纳.布立赛著,高发明等翻译,浙江古籍出版社)。法国人的书主要是对于历史的搜检和旁观,虽然充满同情和反思,毕竟没有切肤之痛,无论用多么残酷的形容词,说的话总是显得有些“轻松”。作为中国人的历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寻找失落的圆明园》中,虽然保持了历史学家的冷静与检讨,虽然词语平淡简练,然而,字里行间无不激荡着难以抑制的民族情感。
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心情无比沉重,辗转反侧,开卷再读,无比痛惜的感受难以自解,终于决定写几句话,向朋友们推荐这两本书。
轰动一时的2005年的“圆明园事件”已经和那些“塑料防渗膜”一起沉寂在圆明园湖底,一切都似乎过去了。没有人再为圆明园而争吵,没有人再关心圆明园的命运,圆明园又一次恢复了它固有的宁静与荒芜。几天前,我又一次来到圆明园,初冬季节的圆明园,却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秋色,凄美而悲壮。游客稀少,水中的鸟儿也很稀少。回顾今年的圆明园,喧闹之极,冷清之极,世态炎凉之后,更显出圆明园的神韵,圆明园就是圆明园,任何外在的热闹对于她似乎都没有意义,圆明园是不易被改变的。
圆明园对于中国已经是一种永恒的纪念,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是无法忘记的。圆明园在我们的梦里,圆明园被载入史册中,圆明园将会永远保存在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圆明园,中国人将更加坚强;因为圆明园,中国人会多一些冷静。真正的中国人,不会因为圆明园被焚毁而失去自信与自尊,恰恰相反,一百多年以来,无数中国人深受激励,奋发图强,终于有了中国的独立和繁荣。然而,今天的中国,在和平繁荣的生活中,有些人已经陶醉于腐败的享受中,浅薄而又浮躁,狂妄无耻,自以为是,忘记了历史的伤痛,热衷于财富的追逐,这真是莫大的悲哀。难道我们已经忘记了圆明园?
圆明园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强国可能衰落,富国亦可贫困,财富与权利,荣誉和地位,都是可以瞬间化为灰烬的。一个人,一个国家,不能失去理性和智慧。如果中国崛起与中华复兴只是意味着欢乐和喜庆,意味着一些中国人得意忘形,那么,圆明园就是一个有效的提醒。保持沉着冷静,保持远大目光,记住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来日方长,我们无法轻松说成功。
有了圆明园,中国人就会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让我们记住圆明园,有空去看看圆明园。夜深人静,打开一本《寻找失落的圆明园》,我们就会感到一种份量,不再轻狂,不再浮躁,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不会失去人生的意义。
圆明园是一面镜子,照见荣辱兴衰,多少繁华寂灭,唯有亡国之痛,善恶真伪,足以消除一切颠倒梦想。在圆明园面前,一切成败得失都会失去重量,所有浅薄的评论都会失去意义,我们只有深思,这里能够帮助我们深思。
保持深思的修养,保持敬重的态度,这不正是一付人生良药吗? (张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