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物 > 其它 > 杂谈 > 正文
编号:44740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3日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崛起,成就了罗大佑、刘文正、李宗盛、郑智化等一大批音乐人。他们也引领了一代人文音乐的潮流。在他们的音乐中,常常被写入歌曲的不仅仅是象现在大街小巷流行的失恋的要死的感伤,热恋的快要蒸发的快乐,小女子的浅吟低唱搔首弄姿等,更多的对外界的关注,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生活中的不平的辛辣的嘲讽以及对在都市生活中逐渐丧失自我的恐惧,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等等。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流行音乐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文化的内涵,也是在那个时代负责了对新的一代的年轻人传递着人类优越文明的任务。

    有感于流行音乐中的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丧失

    感触源于某天无所事事的下午从电台中听到的一首郑智化的《麻花辫子》。很多人都对这个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红极一时的台湾歌手记忆犹新,尽管现在的流行音乐舞台上已经很难看到他的身影。近些年他好像很少露面,在我残存的记忆中,前些日子看到过他出席过大陆的某残疾人晚会,依然是落魄的面孔,依然是那首《水手》,依然沧桑不去的声音。不知怎得看到他站在那个舞台上,我却感到悲哀。对于他,人们得到记忆不过是一个残疾人用自己的人生苦难历程书写成的那首能鼓舞激励人向上的《水手》,最多的还可以加上一首《星星点灯》。可是有谁能真正的理解他歌中挣扎的苦痛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手》和《星星点灯》成就了他,但同时也掩盖了他大部分真实的内心。有谁还能记得他其它的歌曲呢,比如《游戏人间》比如《麻花辫子》,这些歌曲才真正的抒发了他内心无法自拔即将堕落的痛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甚至都有些绝望的悲剧感的向往:这才是流行音乐中人文与自由精神的实质。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崛起,成就了罗大佑、刘文正、李宗盛、郑智化等一大批音乐人。他们也引领了一代人文音乐的潮流。在他们的音乐中,常常被写入歌曲的不仅仅是象现在大街小巷流行的失恋的要死的感伤,热恋的快要蒸发的快乐,小女子的浅吟低唱搔首弄姿等,更多的对外界的关注,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生活中的不平的辛辣的嘲讽以及对在都市生活中逐渐丧失自我的恐惧,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等等。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流行音乐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文化的内涵,也是在那个时代负责了对新的一代的年轻人传递着人类优越文明的任务。

    说实话,对流行音乐是否能承载这么多的人文与自由精神,我一向抱有怀疑的态度。从根本上来讲,流行音乐从西方被引进的时候,后天生存的土壤并不存在,他不过是商业文化在音乐中的一种畸形发展形式。在最初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们对日益变幻莫测的生活感到恐惧,逐渐退缩到了日且苟安,及时行乐的狭小生活的天地里,以流行音乐安慰和欺骗自己。从终极意义上,我一直认为流行音乐是一种对生活幻灭感的追求,对生活无力抗拒的逆来顺受,对追求精神自由的残酷否定。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台湾出现的那股整整影响一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潮流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看法。但是,也只有那个时代,那个地区产生了这样的人文气息的追求自由精神的流行音乐。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源地大陆来说,自从上个世纪五四时期就产生的人文精神,在近百年的经济大潮中已经丧失殆尽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但现在呢。现在的流行音乐中,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情形都不容乐观。我们已经看到,台湾的那些曾经有着人文与自由精神的音乐人已经完全被商业文化给吞没了,罗大佑在近些年基本没有新作,前些日子的新唱片,已经看不到那个曾经叛逆的、忧伤的、高举着自由精神的大旗意气风发的样子了;李宗盛虽然经常性的在大陆露面,但他已经是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谆谆告诫我们要循规蹈矩的作音乐,而他的音乐呢,也渐渐的无病呻吟了,小女人搔首弄姿顾盼自怜的样子处处可见。勿庸置疑,台湾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大陆的流行音乐日益合拍了。这种流行音乐的汇流,从根本上讲是对流行音乐的特质——即对人文与自由精神的追求——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从这种打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因袭传统的巨大同化的力量。对大陆的流行音乐而言,已经完全堕落成了毫无批判意义、毫无精神追求的空洞音乐。音乐的形式虽然日益翻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内容没有丝毫的积极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行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丧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流行音乐已经沦为娱乐消遣工具了,所以这就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变质:可以不负载任何的意义,但必须好听。一个“好听”二字就完全概括了大多数流行音乐的沉沦和堕落。我一直对这种所谓好听的时刻都能在任何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的音乐报以痛心疾首的态度。尤其现在,网络横行无忌,各种网络音乐悄然崛起,又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当我在家中偶尔的听到我四岁的小侄儿似懂非懂的唱着“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的时候,我蓦地感到一种心情的沉重。

    但是我还是想很乐观的为自己的心情的沉重开脱。我可喜的看到,大陆的流行音乐中已经逐渐的有了对人文与自由精神的反思和回归。这点唯一的亮色代表了一种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在这火光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了歌手许巍、汪峰、郑钧等等的身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更喜欢许巍,无论他的《在别处》、《那一年》、《时光•漫步》还是新唱片《每一刻都是崭新的》,都是他沉潜之后对人生的每一段历程反思的所得。曾经的年少轻狂,渴望追求自由,渴望追逐梦想,尽管在现实中不断的碰壁,但夸父逐日的悲壮和激情激励着他不断的前行。在这个追逐音乐的梦想的路上,有对回归大自然的热爱,有对远方爱人的怀念,也有对远离喧嚣都市生活淡泊名利,追求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我坚持认为在许巍身上寄托的是一种即将回归的人文与自由精神,尽管这种对人文与自由精神的追求是个人性质的,或者说是下意识的个人生活态度的反应,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种追求是自觉的,富有使命感的。我坚信这点点的火光一定会成为燎原之火,终将覆盖大地。思郁

    2005-7-6书于独人居

    【访问闫广英的博客专栏 | (闫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