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重庆南坪四小区花园村张云女士10岁的女儿婷婷跪在地上,泪眼汪汪地说:“爸爸、妈妈,你们离婚吧。你们离婚了,就少一个人管我了。”任张女士怎么拉扯,婷婷就是不愿意起来,非要得到“肯定离婚”的答复后才愿起来。
当读到这条新闻时,笔者心中顿有一种沉重和辛酸的感觉。10岁的女儿,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正在父母的怀里尽情的吮吸着慈祥的爱,然婷婷却为了争取这种烂漫的“自由”,而不得不伤心地跪求父母离婚。尽管孩子只是一时的冲动而作出的幼稚之举,不必太较真。但此事引发出的家庭教育话题,却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和反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因而,许多父母对孩子看得严、管得紧,每天将孩子牢牢地拴在书海里,恨不得孩子在一夜之间将书本知识全部接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会叨念她,很少让她出门玩耍。”张女士一直认为他们对女儿成天的教育是为她好,却没想到适得其反,让孩子滋生了让父母离婚的想法。且这种想法的理由十分天真可笑,那就是少一个人来管她。
孩子是无知,然孩子的想法却又是如此的让人震惊和恐吓,其击中的恰是家庭教育的软肋。8月21日的《时代商报》便刊登了一篇调查文章,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孩子对父母的家庭教育不满意,80%的“问题少年”与不当家庭教育有关。
可以说,时下的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失“人格平等”,孩子往往处于绝对的服从地位。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父母反思自己该怎么做父母。他们往往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事和愿望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因而,对孩子是千要求万戒律,还自以为一切“为了孩子”。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现实反应。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听听孩子的声音,多无奈、多悲怆!它真实地再现了时下孩子的读书生活,没有童年、没有自由和快乐。孩子入幼儿园了,父母们便开始“设计”着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步入了考试圈,父母便“无微不至”地关照着孩子,又是奥赛,又是特长,课外书籍小山似地压在孩子稚嫩的双肩上。父母的这种过度关心、过度照顾,不但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而且使家庭教育步入了压制与逆反的困境之中。
10岁女儿为争取“自由”跪求父母离婚,虽属个案,但折射出的却是一种带普遍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因此,我们作父母的,望子成龙没有错,但这种厚望应建立在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的前提下进行,让孩子真正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自由幸福的童年 (line)
当读到这条新闻时,笔者心中顿有一种沉重和辛酸的感觉。10岁的女儿,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正在父母的怀里尽情的吮吸着慈祥的爱,然婷婷却为了争取这种烂漫的“自由”,而不得不伤心地跪求父母离婚。尽管孩子只是一时的冲动而作出的幼稚之举,不必太较真。但此事引发出的家庭教育话题,却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和反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因而,许多父母对孩子看得严、管得紧,每天将孩子牢牢地拴在书海里,恨不得孩子在一夜之间将书本知识全部接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会叨念她,很少让她出门玩耍。”张女士一直认为他们对女儿成天的教育是为她好,却没想到适得其反,让孩子滋生了让父母离婚的想法。且这种想法的理由十分天真可笑,那就是少一个人来管她。
孩子是无知,然孩子的想法却又是如此的让人震惊和恐吓,其击中的恰是家庭教育的软肋。8月21日的《时代商报》便刊登了一篇调查文章,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孩子对父母的家庭教育不满意,80%的“问题少年”与不当家庭教育有关。
可以说,时下的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失“人格平等”,孩子往往处于绝对的服从地位。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父母反思自己该怎么做父母。他们往往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事和愿望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因而,对孩子是千要求万戒律,还自以为一切“为了孩子”。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现实反应。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听听孩子的声音,多无奈、多悲怆!它真实地再现了时下孩子的读书生活,没有童年、没有自由和快乐。孩子入幼儿园了,父母们便开始“设计”着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步入了考试圈,父母便“无微不至”地关照着孩子,又是奥赛,又是特长,课外书籍小山似地压在孩子稚嫩的双肩上。父母的这种过度关心、过度照顾,不但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而且使家庭教育步入了压制与逆反的困境之中。
10岁女儿为争取“自由”跪求父母离婚,虽属个案,但折射出的却是一种带普遍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因此,我们作父母的,望子成龙没有错,但这种厚望应建立在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的前提下进行,让孩子真正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自由幸福的童年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