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您的福!过年前嘛,当然比较忙。”庄老板一边接电话,一面鞠躬。什么人一看就知道,必定是周老板打来的。
“不!不!不!不!”庄老板突然叫了起来:“您放心,您的东西,我拚老命,也会赶出来。您放心,东西一定好,您可以随时来抽查。”
放下电话,厂里几十双眼睛,都瞪过来。
“他要多少啊?”庄老板的大儿子板着脸问。
“一千箱!”
“一千箱?”大家都叫了出来。
“爸爸!你疯啦?”二儿子冲过来:“我们已经做不完了!”
“急什么?”庄老板沉声吼道:“你老子有办法。”又一伸手:“拿工作单!那两个新客户的九百箱,发给小孙的工厂去做!”
“那个小孙?”老三也走了过来,瞪大眼睛说:“太烂了吧!”
“叫他做好一点!关着门做,别让那两个客户知道。”
过年前,果然所有客户的东西,都准时交件了。
周老板直拍庄老板的肩膀:“不简单!够意思!临时要这么多,我原来以为非找别人不可了,不想到你居然硬是做了出来。”
“您要的东西,有什么话说?”
周老板开了即期支票,高高兴兴地上了的士车。
另外两家可没这么简单了。
艾小姐最先吼了过来:“我看过你给别人做的,都很好,为什么给我做的,毛病这么多?”
庄老板立刻赶去道歉,鞠了九十度的躬,自愿打七折。
艾小姐总算脸色又恢复了血色,指着庄老板说:“下次再这样,我会退货!”
刘老板可没等下次,二话不说,“退货!”
庄老板又哀求,不但提了大包小包的礼物,而且一路鞠躬,差点撞上了门框。
“我不管你怎么解释,就算过年赶工,也得做好,那么多毛病,你要我怎么卖?”
“这个、这个、全怪我,我们今年不发红利,给您打七折……”
“打七折也不行!不是我说好就好。”刘老板指着庄老板的鼻子吼:“别人会退我货啊!”
“退多少,我就重做多少。年初四就动工,专为您补做,另外免费为您多做五十箱。求求您,看在过年……”
刘老板沉吟了一阵,挥挥手。
果然年初四,庄老板就开工了,专为刘老板做。因为是“本厂”制作,又做得特别小心,刘老板验收时,居然笑了。
又隔些时,庄老板请喝春酒,周老板、艾小姐和刘老板都到了。席间艾小姐和刘老板虽然揶揄了主人几句,却也显示他们对庄老板“勇于认错、负责到底”态度的欣赏。
至于老主顾周老板,听在耳里,就更是“甜在心头”了。频频举杯敬庄老板:
“尽在不言中!”
想一想:
庄老板棒不棒?
棒!而且正是“尽在不言中”。
他赔了吗?
没赔!因为交给二流的小厂“代做”,已经省不少钱。二流货当一流货卖,就算打七折,都有赚。就算重做五十箱,也可以打平。
结果,不但没丢掉两个新客户的生意,还莫名其妙地“建立了信用”。
更重要的是——
他留住了那老主顾老板。
如果当时他不接,周老板找了别人,别人看到“求之不得”的大主顾光临,一定刻意讨好。不但东西做得精,而且价钱压得低,希望把以后的生意抢过去。
周老板这一“试”,不就可能从此“换码头”吗?
留住老主顾,不给周老板接触别人的机会,才是庄老板的“最高考虑”啊!
由以上两个例子,你必须知道——
当你不会用人的时候,不但是用错了人,而且会失去人。失去的那人,更可能成为你的敌人。
当你让下面人抢位子的时候,他不但抢到自己的位子,而且可能抢到你身边的位子。
进一步,他可以抢你的位子。退一步,他可能挡住你的视线,使你看不清周遭的情况。
看不清周遭是最危险的。当您总是跟某人合作,而不随时出去了解市场和比价时,你很可能有一天发现,这老朋友算你的价钱,比别人都贵。
不是他涨了,是别人跌了。他却在为你总是“照以前的方式”,而没有主动通知你降价。
更糟的是,当你不去要求他,他也全在伺候你的时候,因为缺乏跟外界的接触,少了比较的机会,“你们”很可能一起老化、一起落伍。
此外,商人多半知道庄老板那种“吃不下,含在嘴里也好”的道理。当你不够灵活、不去监督的时候,他们就吃定你、绑定你,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你!
而且使你明明被牺牲了,还觉得他够朋友。
谈到“够朋友”,让我们看看“更够朋友”的故事: 一桩灰色的签约
(摘自《纵与横》)
“不!不!不!不!”庄老板突然叫了起来:“您放心,您的东西,我拚老命,也会赶出来。您放心,东西一定好,您可以随时来抽查。”
放下电话,厂里几十双眼睛,都瞪过来。
“他要多少啊?”庄老板的大儿子板着脸问。
“一千箱!”
“一千箱?”大家都叫了出来。
“爸爸!你疯啦?”二儿子冲过来:“我们已经做不完了!”
“急什么?”庄老板沉声吼道:“你老子有办法。”又一伸手:“拿工作单!那两个新客户的九百箱,发给小孙的工厂去做!”
“那个小孙?”老三也走了过来,瞪大眼睛说:“太烂了吧!”
“叫他做好一点!关着门做,别让那两个客户知道。”
过年前,果然所有客户的东西,都准时交件了。
周老板直拍庄老板的肩膀:“不简单!够意思!临时要这么多,我原来以为非找别人不可了,不想到你居然硬是做了出来。”
“您要的东西,有什么话说?”
周老板开了即期支票,高高兴兴地上了的士车。
另外两家可没这么简单了。
艾小姐最先吼了过来:“我看过你给别人做的,都很好,为什么给我做的,毛病这么多?”
庄老板立刻赶去道歉,鞠了九十度的躬,自愿打七折。
艾小姐总算脸色又恢复了血色,指着庄老板说:“下次再这样,我会退货!”
刘老板可没等下次,二话不说,“退货!”
庄老板又哀求,不但提了大包小包的礼物,而且一路鞠躬,差点撞上了门框。
“我不管你怎么解释,就算过年赶工,也得做好,那么多毛病,你要我怎么卖?”
“这个、这个、全怪我,我们今年不发红利,给您打七折……”
“打七折也不行!不是我说好就好。”刘老板指着庄老板的鼻子吼:“别人会退我货啊!”
“退多少,我就重做多少。年初四就动工,专为您补做,另外免费为您多做五十箱。求求您,看在过年……”
刘老板沉吟了一阵,挥挥手。
果然年初四,庄老板就开工了,专为刘老板做。因为是“本厂”制作,又做得特别小心,刘老板验收时,居然笑了。
又隔些时,庄老板请喝春酒,周老板、艾小姐和刘老板都到了。席间艾小姐和刘老板虽然揶揄了主人几句,却也显示他们对庄老板“勇于认错、负责到底”态度的欣赏。
至于老主顾周老板,听在耳里,就更是“甜在心头”了。频频举杯敬庄老板:
“尽在不言中!”
想一想:
庄老板棒不棒?
棒!而且正是“尽在不言中”。
他赔了吗?
没赔!因为交给二流的小厂“代做”,已经省不少钱。二流货当一流货卖,就算打七折,都有赚。就算重做五十箱,也可以打平。
结果,不但没丢掉两个新客户的生意,还莫名其妙地“建立了信用”。
更重要的是——
他留住了那老主顾老板。
如果当时他不接,周老板找了别人,别人看到“求之不得”的大主顾光临,一定刻意讨好。不但东西做得精,而且价钱压得低,希望把以后的生意抢过去。
周老板这一“试”,不就可能从此“换码头”吗?
留住老主顾,不给周老板接触别人的机会,才是庄老板的“最高考虑”啊!
由以上两个例子,你必须知道——
当你不会用人的时候,不但是用错了人,而且会失去人。失去的那人,更可能成为你的敌人。
当你让下面人抢位子的时候,他不但抢到自己的位子,而且可能抢到你身边的位子。
进一步,他可以抢你的位子。退一步,他可能挡住你的视线,使你看不清周遭的情况。
看不清周遭是最危险的。当您总是跟某人合作,而不随时出去了解市场和比价时,你很可能有一天发现,这老朋友算你的价钱,比别人都贵。
不是他涨了,是别人跌了。他却在为你总是“照以前的方式”,而没有主动通知你降价。
更糟的是,当你不去要求他,他也全在伺候你的时候,因为缺乏跟外界的接触,少了比较的机会,“你们”很可能一起老化、一起落伍。
此外,商人多半知道庄老板那种“吃不下,含在嘴里也好”的道理。当你不够灵活、不去监督的时候,他们就吃定你、绑定你,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你!
而且使你明明被牺牲了,还觉得他够朋友。
谈到“够朋友”,让我们看看“更够朋友”的故事: 一桩灰色的签约
(摘自《纵与横》)